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引言:关于两个"第四增长极"的说法在中国,关于经济战略的全国布局,所谓的"第四增长极"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刘文成先生关于为振兴  相似文献   
82.
引言:我们创造了奇迹,我们也遭遇到极大的困难一项新的美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将于2035年超过美国,并在本世纪中叶翻一番。这项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基于2007年年中的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目前排名世界第4,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地产业富商何以一年财富涨百倍? 早在两年多以前,<第一财经日报>以<年财富暴涨百倍,地产业催生超级富豪>为题,报道了杨惠妍女士的财富暴涨情形.报道指出:相比地产富豪的人数在富豪榜中的膨胀速度,地产商财富的膨胀速度更为惊人.杨惠妍的百倍增长速度已无人能及,而张力(亦是地产巨额富商)连续两年的年均4倍增长速度,在众房地产富豪中也仅属于中等偏上的速度.  相似文献   
85.
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评论家、前美国政府经济顾问。不久前,他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怎么了?》,对美国近百年来的“繁荣发展时期”和“停滞不前时期”的两种经济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论,指出此“两种方向的发展”都非“自然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镇江市经营城市土地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建立土地市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项目化经营、市场化动作的新路子,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提出了当前经营城市土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7.
○从经济学家的被骂,看当代中国社会缺少什么 经济学家赵晓前不久在<人物周刊>上撰文指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观点在网上网下受到了激烈批评.其实,受到批评的经济学家岂止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从改革开放之初,厉以宁教授提出承认人性的自私自利开始经济学家就被人骂,最近吴敬琏先生提到春运涨价问题也被人骂,当然,被骂的还包括2006年改革第三次大争论中的经济学者.  相似文献   
88.
○引言: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国际? 很久以来,我们时常在中国的媒体、领导人的讲话、知识精英们关于"知识"或"文明"的传播上听到一些含混不清的词语,比如"世界主义"、"与国际接轨".但让我们常常不明白的是:谁是世界?世界是谁?我们算不算世界?当我们追问这些为甚么的时候,我们感到这个世界往往是我们眼睛中心灵中的"他者",而不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89.
引子: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我本不想提这个话题:关于毛泽东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提似乎不可能,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改革"作为"问题"似乎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客观地说,这很正常,"历史"就是在"争论"中走向成熟的.然而,在我国,特别在知识界,当前似乎总有人怕争论,总有人怕反思改革,好像一对改革中的不足做批评,就是反对改革,不论这些指责反思改革的人的"动机"如何,我想,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不争论"原是我们推进改革的一种"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果还是采取原来那种"不争论"的方式,恐怕就会迟滞我们的改革步伐,甚至使改革丧失动力.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改革需要形成共同的认识,一个社会行动,如果没有社会中多数人的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90.
于丹教授在谈多元社会的文化特征时指出:"一个好时代,当他是健康的时候,它扛得住坏消息,因为它有能力去反击,只有那些不好的时代,才会满天好消息".今天我们是什么时代?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在走向中华文明复兴的伟大的好时代! --引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