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正2月23日,郑州市二七区第二国土资源所执法人员在坚持动态巡查的同时,又借助无人机不定期对辖区内违法占地情况实施巡查,实现足不出户洞察"敌情"。该所辖区面积32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耕地263.7公顷,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又处于城乡结合部,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时有发生,土地执法形势严峻。该所现有工作人员3名,单凭所里有限的力量开展土地动态巡查,实  相似文献   
32.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数字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880个带谱点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山地垂直带数字集成系统。其功能:(1)垂直带谱可视化显示功能:实时生成垂直带地理分布图、垂直带堆积柱状图、上下限高度随经纬度变化曲线;(2)垂直带上下限提取和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转化功能:提取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上限和下限高度,进行垂直带的宽度和垂直带上限海拔...  相似文献   
33.
Alpine timberline, as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 zone," has lo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Many unitary and dibasic fitting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berline elevation and latitude or temperature. However, these models are usually on regional scale and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other regions; on the other hand, hemispherical-scale and continental-scale models are usually based on about 100 timberline data and are necessarily low in precision. The present article collects 516 data sites of timberline, and takes latitude, continentality and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imberline elevation as dependent variable to develop a ternar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Continentality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released by WorldClim and mountain base elevation(as a proxy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is extracted on the basis of SRTM 90-meter resolution elev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 of the linear model is as high as 0.904, a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atitude, continentality and MEE to timberline elevation is 45.02%(p=0.000), 6.04%(p=0.000) and 48.94%(p=0.000), respectively. This means that MEE is simply the primar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elevation distribution of timberline on the continental and hemispherical scale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MEE to timberline altitude diff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e.g., 50.49%(p=0.000) in North America, 48.73%(p=0.000) in the eastern Eurasia, and 43.6%(p=0.000) in the western Eurasia, but it is usually very high.  相似文献   
34.
运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提取水体信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多光谱影像数据,分别运用单波段阈值法、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谱间关系以及最佳指数法(OIF)等方法进行水体信息提取的研究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资源三号遥感影像波段的特殊性,采用谱间关系法和最佳指数法(OIF)相结合的方法能完整地提取出水体信息。  相似文献   
35.
36.
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方法 ——以台湾岛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体基面高度的差异影响山体自身对其水热条件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和分布,是决定垂直带分布高度的重要因子之一。目前,山体基面高度还没有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义,也缺乏一个有效的数字化、定量化提取方法。本文以台湾岛为例,使用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提出了一种提取山体基面高度的方法。首先,以地形特征与水文特征提取方法获得主山脊线与主山谷线,然后,以地形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获得山体轮廓界线,再依据提取出的主山脊线、山体轮廓界线及主山谷线,划分山体基面高度分区,依据山体基面分布特征确定各分区的基面高度值,将台湾山地划分出6个不同的山体基面高度(0m、150m、 200m、 600m、630m和650m)。该方法为大范围山体基面高度的快速、准确提取,以及山体效应定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7.
山体效应对北半球林线分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芳  张百平  庞宇  姚永慧  韩芳  张朔  齐文文 《地理学报》2012,67(11):1556-1564
通过搜集整理了北半球516 个林线数据, 结合WorldClim 气象数据计算了林线数据点上的大陆度, 并依据SRTM高程数据提取了林线处的山体基面高度(作为山体效应的代用因子), 然后以纬度、大陆度和山体基面高度为解释变量, 建立三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04, 二次回归模型的R2高达0.912。相比先前不考虑基面高度的林线分布模型(R2 = 0.79), 纳入了山体基面高度的林线分布模型能够更加有效的拟合半球尺度的林线分布; 结果还表明, 山体基面高度对北半球林线高度分布的贡献率达到了48.94% (p =0.000), 而纬度和大陆度分别为45.02% (p = 0.000) 和6.04% (p = 0.000)。这揭示了山体效应对半球尺度林线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基面高度在北美洲地区对林线高度的贡献率最大(50.49%, p=0.000), 在欧亚大陆东部地区为48.73% (p = 0.000), 在欧亚大陆西部地区为43.6% (p=0.000)。这一结果说明山体效应对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虽有区域差异, 但都有较高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8.
地面气象月报表附加信息资料技术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地面气象月报表附加信息部分技术处理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2004年7月18~21日广西大范围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势力相当的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低空强劲的暖湿急流轴左侧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核心标志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类社会,以致一些学者将其称之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此相伴,“信息化”作为一个完整概念,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新一届中国政府已将信息化作为本届政府努力奋斗的“新四化”目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信息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