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786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通过建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度和分析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并采用锡尔I(O)系数方法对旅游竞争力水平的差异进行分解,通过市场、效益、贡献、资源、设施、人才、经济、交通和环境等9个细分指标揭示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旨在从不同侧面进一步认识东部沿海旅游...  相似文献   
992.
汪重午 《地质与勘探》2014,50(6):1137-1146
应用美国SVC HR102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44个钻孔及其外围7963件岩石样品进行了基于高光谱短波红外技术的测量与分析。研究发现,该矿床青磐岩化带中的主要蚀变矿物绿泥石在短波红外区间的波长呈规律性变化,该现象反映了绿泥石晶体结构中Fe、Mg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甲玛斑岩-矽卡岩矿床的角岩矿体及其外围富集着大量绿泥石矿物,其中富镁绿泥石反映了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区域性热液蚀变作用,而矿体中上部存在的少量富铁绿泥石则与广泛发育的裂隙系统相关,显示了后期温度降低、酸性减弱的蚀变环境。岩石样品中的绿泥石矿物出现了富镁→富铁的环带状分布特征,体现了岩浆活动的变化特征,并由此推断甲玛矿床外围仍然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3.
浙江北部地区位于扬子及华夏两大板块相交接的江绍断裂带的北段,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有石角、平水、桃红和西裘等岩体,年龄位于814Ma~932Ma之间。本文获得的该时期含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960.1Ma±6.5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SiO2质量分数普遍较高,变化于72.89%~74.82%、w(CaO)为0.24%~1.44%、全碱含量较高(7.46%~8.50%)且K2O质量分数普遍高于Na2O(w(Na2O)为2.08%~4.41%、w(K2O)为3.22%~6.00%之间),A/CNK为0.98~1.34,为偏铝质到过铝质系列;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HREE=12.02~16.10),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02~24.16),具中等至弱的Eu负异常(δEu=0.21~0.85),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则相对亏损。以上特征均表明浙北绍兴地区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类可能源于过铝质熔体,局部富集白云母晶簇的岩相学特征也表明岩石类型类似于富云母的过铝质花岗岩类(CPG),物质来源可能为富云母的变泥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环境更可能为同碰撞及后碰撞环境,与陆壳碰撞加厚导致的剪切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雎水河流域位于四川省安县西北部,属于"5.12"汶川Ms 8.0级地震重灾区。地震发生后的5个汛期内,每年均有不同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发生。其中以2013年7月9日的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规模与灾情巨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在对雎水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入手,以ArcGIS为平台,利用DEM数据,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信息,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及灾害特征。研究得出结论:1流域地形地貌为泥石流的形成和径流流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形条件,固体松散物质补给量潜力巨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大强度局地暴雨给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条件。2研究区内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页岩等软弱地层区域以及断裂构造发育的区域,地形坡度陡、地形起伏度大的地区则更为密集。3流域内泥石流具有群发性、高频率、密度大、搬运能力强、崩滑流灾害相互叠加灾害效应放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陕北地区,是盆地中生界油藏最为丰富的区带之一,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层,其次是侏罗系延安组,以往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以上含油层.长101层是近几年勘探评价的新层系,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和数理统计研究了长101层的沉积、成岩特征,分析高渗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环境控制长101高渗储层分布,成岩作用对长101高渗储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主河道砂岩厚度大、粒度粗、孔喉大、孔隙连通性好,河道侧翼砂岩厚度薄、粒度细、孔喉小、孔隙连通性差.因此,压实作用后主河道砂岩粒间孔含量多于河道侧翼砂岩,导致主河道砂岩胶结作用弱于河道侧翼砂岩,而溶蚀作用强于河道侧翼砂岩,主河道砂岩物性明显好于河道侧翼.沉积、成岩作用共同造成长101高渗储层发育于河道主带和分流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997.
998.
赵美风  汪德根 《地理科学》2019,39(11):1729-1738
基于街道/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从规模、占比、密度和集聚度等4个层面分析北京城区流动人口扩散特征,并揭示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 2000~2010年北京城区流动人口规模和密度增加,但流动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和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度下降,流动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扩散态势。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呈“核-边扩散”格局,城市核心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不断下降,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逐步上升。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的“核-边扩散”格局是经济因素的直接推动、城建因素的间接推动、交通因素的硬性诱导、制度因素的软性诱导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在2004年圣诞节过后的这个看似平静的日子,不知是什么神经被触动,一群鸟儿"呼拉"一下飞离了它们安在海边树丛枝头的巢。而在离海水不远的草地上,一群野兔似乎也从空气中接收到了某种信息,"倏倏"地奔跑着逃离了平静的海岸。谁都不曾想到,它们逃离的身后,一场巨大的灾难呼啸而来。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黄金洼锡矿矿体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讨论了成矿作用,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处九瑞地区有利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的产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起始条件,区内丰富的多级断裂构造体系为岩浆、成矿流体运移和最终就位提供了运、储、移的重要空间,尤其是断层F1和F4之间所形成的次一级密集北西—北西西向裂隙带成为成矿流体汇聚的重要场所,成为主要的矿产聚集地。矿床的形成是多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矿物质经历了富集、活化、再次富集、定位成矿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