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一种改进的线性走时插值射线追踪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走时插值法(LTI)在走时的计算中,由于射线方向考虑不全,计算得到的节点走时不一定最小,导致追踪的射线路径无法满足最小走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射线追踪算法,通过采用多方向的循环计算,得到所有计算节点的最小走时,使追踪到的射线路径能真正满足最小走时,以确保射线追踪的精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介质速度变化剧烈的结构中,该算法与传统的LTI算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射线追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312.
基于LTI和网格界面剖分的三维地震射线追踪算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二维线性走时插值射线追踪算法(LTI)推广应用至三维模型,并结合网格界面剖分方式,提出了一种三维射线追踪算法.该算法既可获得高精度的全局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又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三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模型参数包括网格密度完全相同情况下,本文算法较传统的三维最短路径算法在计算效率、走时和射线的计算精度上均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313.
应用非对称结构理论制作台风路径预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阐述应用非对称结构理论制作台风路径预报的技术原理。应用该理论较好地预报出9012号台风(Yancy)西行、9414号台风(Doug)转向和9417号台风(Fred)登陆。  相似文献   
314.
研究了Ni002A自平仪目镜系统出现的故障-目镜卡轴转不动和视场变形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认烛生产厂家在仪器设计制造上缺陷所致。阐述了修理的办法,并提出了彻底消除这类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15.
冀中坳陷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因其断裂异常发育、构造严重破碎,油气藏特征十分复杂,致使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难度较大。该文通过对冀中坳陷油藏地质特征、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和圈闭类型模式的再认识,提出了两大类六种富油圈闭类型模式;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年滚动勘探开发的具体作法,建立了一套适应于冀中坳陷复杂地质特点的滚动勘探开发程序,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文章给出的五项启示为该类油区进一步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16.
在系统阐述冀中坳陷南部束鹿凹陷斜坡带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探讨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不同区带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 斜坡带主要发育4种类型油气藏, 斜坡北、中、南段成藏条件与模式不同; 斜坡内外两带成藏规律与油气藏类型不同, 其中斜坡中部西曹固构造带具有连片成藏的优良条件, 而沟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形成的断块是优先成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17.
基于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碎屑岩分析化验资料,结合该区古水系与古地貌特征,从岩样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与ZTR指数及地震剖面反射特征等方面,对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沉积的物源方向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蠡县斜坡古近系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斜坡西南部和北部,其中西南部物源区主要位于太行山隆起,沉积物分别由古大沙河经由斜坡南部及古唐河越过高阳低凸起运移进入斜坡,是主要物源;北部物源主要来自牛驼镇低凸起,是次要物源。西南部物源与北部物源交汇于蠡县斜坡东部西柳地区。  相似文献   
318.
叶面积指数(LAI)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的重要结构参数。研究植被LAI对监测估算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内陆干旱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使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观测焉耆盆地植被LAI,并结合Landsat OLI的NDVI、SAVI、NDMI、NBR、NBR2、MSAVIEVI等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LAI的反演模型,探求焉耆盆地LA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各植被指数与观测的LAI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SAVILAI的对数函数模型更好地模拟出研究区的LAIR2=0.84);通过LAI-SAVI模型反演研究区LAI的空间分布,估算精度可达89%(R2=0.82,RMSE=0.23);(2)博斯腾湖小湖湿地、博斯腾湖大湖西北端的黄水沟入湖沼泽区以及焉耆盆地北部冲洪积扇平原绿洲区的LAI值较高,达3.85;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带和博斯腾湖南部的沙漠区LAI较低;(3)焉耆盆地LAI以博斯腾湖为中心环状分布,LAI随着研究区域与湖、河流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19.
以应力-应变曲线峰值为界,岩石破坏可分为 2个阶段,前阶段发育为雏形断裂,后阶段发育成宏观断裂。雏形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形式,在自然界中少见宏观断裂。与宏观断裂不同的是,雏形断裂既无断层面,又无碎裂岩,仅由小(微)裂隙组成。裂隙通常互不连通,总体具优选方向,且集中成透镜状裂隙群。裂隙群中部裂隙最发育,往边部渐趋消失。透镜状裂隙群之间呈雁列式排布,易发育和保存于构造透镜体弱应变域中。主要变形机制有液压致裂和应力腐蚀。形成前经历过微裂隙闭合、弹性变形和微裂隙生长扩容 3个阶段。以 2个中型金矿床为实例,研究了这一新发现的成矿构造的地质特征,认为变形分解、液压致裂和构造泵吸三者相互耦合,在雏形断裂形成与成矿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雏形断裂发育阶段可以形成独立的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320.
根据辽宁省內已勘探的几个小型矽卡岩矿床的資料,这类矿床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矿床賦存于震旦紀前——寒武紀灰岩与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的接触部。岩性为中一酸性的閃长岩、花崗閃长岩,花崗岩之类的岩石。岩相变化甚大,且有极为发育的酸性岩脉沿一定方向侵入。 (2)矿床沿接触带发育,形成由矿体及矽卡岩构成的矿带。矿体常在距接触綫的一定范围內、(300~500米)出露。矿带延长常自500米~几千米。其突出的特点是深度甚大,常为300~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