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分析海南岛橡胶林物候特征,探究热带森林植被物候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滤波法重建2001—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利用动态阈值法和典型样区提...  相似文献   
82.
泡沫镍基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率和使用稳定性,采用浸渍涂布法将粉体P-25 TiO2负载在泡沫镍基片上,制备泡沫镍基负载P-25薄膜光催化材料,利用XPS和FE-SEM分析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P-25薄膜对水中喹啉的降解效能。研究发现:P-25薄膜均匀覆盖泡沫镍基片表面,薄膜呈混晶结构,表面呈现微裂痕。实验表明:增大光照强度和曝气量能够明显提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率;低pH有利于水中喹啉的去除;初始浓度和温度不是光催化反应的主控因子;曝气产生的吹脱、扰动和水力紊流效应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不明显。结果显示:不改变水溶液温度和pH条件下,P-25薄膜对水中喹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3.
对电力线进行定期巡查测量是保障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巡线方式存在的可靠性差、灵活性低、成本高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竖直基线摄影测量的电力线测量方法:巡线人员利用便携式竖直基线双目立体相机在野外对电力线进行拍摄,在巡线中或事后对拍摄得到的立体像对中进行准确测量。本文描述了系统设计与技术方法、剖析了系统检校与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并利用几组实验证明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减轻或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根本途径。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建立移动观测站来监测地表在空间的移动和移动时间过程,确定有关时间系数,为本地区提供地表移动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5.
利用来自ECMWF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近45年ERA-40海表风场资料和将风浪、涌浪分离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海表风场、海浪场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南海的海表风场、海浪场与nin03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涌浪、混合浪与nin03指数的相关性好于风浪;7月和10月海浪场与nin03指数的相关性好于1月和4月,其中4月相关性为全年最低.(2)南海海表风场、风浪、涌浪、混合浪场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均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值区分布,风浪场与海表风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混合浪场则更多的是包含了涌浪的信息.(3)南海海表风场、风浪、涌浪、混合浪场存在3-3.75年的共同周期.南海的海表风场、风浪场与nin03指数存在的3.3年左右、5年左右的共同周期,涌浪场、混合浪场与nin03指数存在的3-4年左右的共同周期.  相似文献   
86.
徐宿弧形构造对袁庄矿矿井构造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宿弧形构造西部外缘带中段闸河复式向斜北部的袁庄矿地质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徐宿弧形构造对闸河向斜和袁庄矿矿井构造形成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各级构造对煤层、瓦斯及岩浆岩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在徐宿弧形构造背景下,闸河向斜构造虽处于应力集中区,但因石炭-二叠纪地层软弱,故闸河向斜褶皱发育,逆冲断裂却很少,这与向斜两侧的逆冲断裂系形成鲜明对比;袁庄矿矿井构造秉承了闸河向斜构造特征,以褶皱为主要构造形式;煤层赋存、瓦斯含量及岩浆岩等开采地质条件的特征明显受各级构造形式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同尺度下的各级构造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各自独有的特征,因此在多级次构造研究中,在考虑区域构造背景的同时还应重视次级构造自身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对流层映射函数是卫星高度角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函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效果。本文介绍了NMF、VMF1及GMF 3种模型,采用2016年陆态网及周边IGS站数据,通过GAMIT软件计算对比分析了3种映射函数对陆态网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陆态网解算时,3种映射函数模型精度差别不大,截止高度角为10°时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88.
川滇黔接壤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目前已经发现了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区域内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C、H、O、S同位素)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控矿特征,表明成矿热液的碳、氧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围岩,个别矿床可能有有机碳或幔源碳参与成矿作用。黔西北地区从靠SE侧威宁-水城构造带上的铅锌矿床至NW侧垭都-蟒硐构造带上的铅锌矿床,方解石的δ~(13)CV-PDB值从0.6‰~2.5‰转变为-5.3‰~1.5‰,δ18OV-SMOW值从23.3‰~25.5‰转变为11.3‰~20.9‰,均显示出逐渐变小的趋势;SN向小江断裂带内各矿床表现出线性关系,并且具有向δ~(13)CV-PDB、δ~(18)OV-SMOW都亏损的方向偏移趋势,NE向断裂带内的各矿床C、O同位素则表现为集中一致的分布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建造水(热卤水和油田卤水)特征,部分可能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参与成矿作用。矿床硫源主要为同时代海水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TRS)形成的还原硫,个别矿床细菌还原硫酸盐(BSR)形成的富含轻硫的油气藏中的H2S可能为成矿过程提供了部分硫来源。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S同位素组成具有从SE侧至NW侧向轻硫方向偏移的趋势,SN向小江断裂带内铅锌矿床S同位素组成较为集中一致,NE方向断裂带内铅锌矿床S同位素则具有从SW侧至NE侧向轻硫方向偏移的趋势,TSR的反应强度和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导致向轻硫方向偏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9.
王健  吴宣  高阿甲  陈鲲  邵磊 《地震学报》2010,32(1):108-117
随着应用、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对历史地震参数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元294年(晋惠帝元康四年)记载了北京延庆的一次强震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简略,对史料的理解及对此次地震的参数存在分歧.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原有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其异同,并通过细读原始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定量分析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强震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此次地震参数进行了校订.校订后的结果是:地震名称应为北京延庆海坨山地震,发震时间为公元294年9月,震级为6级,震中位置为115.85°E、40.59°N,震中误差为Ⅱ类.并以此为例,探讨了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
通过分析滹沱河流域降水量对黄壁庄水库径流量及石津灌区引水量影响,及其对引水量利用效率及地下水开采量影响分析表明,降水量与水库径流量、引水量和弃水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引水利用效率成负相关。渠灌区农业地下水开采受降水量影响不明显,多年地下水位在潜水强蒸发带区间波动;井灌区以开采地下水灌溉为主,并受到降水量的明显影响,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不同变化趋势,提出渠灌区适度开采浅层咸水与渠水混合灌溉,扩大渠灌面积,减少井灌区面积,对缓和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