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12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内蒙古宁城一带出露的道虎沟化石层以产出保存精美的脊椎动物化石而闻名。该化石层的时代最初根据错误报道的热河生物群重要分子的出现而误认为属早白垩世。但是,精确可靠的区域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测年研究,结合古生物学证据,支持该化石层属于中侏罗世的时代推论。然而,新近有些文章提出道虎沟地层层序倒转的论点,从而再次引起关于道虎沟化石层时代问题的争论。本文研究通过回顾和评估各方面有关资料发现并无证据支持道虎沟地层层序倒转的论点。此外,作为道虎沟化石层时代晚于中侏罗世的理论基础的许多推想,逻辑上令人费解,或是自相矛盾,或…  相似文献   
72.
2005年9月11日~24日,我们参加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的环球航次(DY105-17A航次).在"大洋一号"科考船上,先后使用了电视抓斗、MAPRs、摄像拖体、多波束、磁力仪、集成化拖体、CTD和近海底磁力仪等调查设备,对东太平洋海隆的13°N和1°N~3°S两个区块,进行了热液活动调查.以往对东太平洋海隆13°N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程度比较高,国际上曾对该区域进行过许多次的航次调查工作,积累了为数众多的数据和资料,2003年11月我们也曾先后使用多波束、CTD、浅层剖面仪、拖网、抓斗和柱状取样器等设备,对东太平洋海隆13°N的热液活动进行了调查,绘制了多波束水深图,获得了宝贵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沉积物、岩石、生物和近海底的水体样品,对该区的地形特征、底质和热液活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东太平洋海隆的1°N~3°S,尚属于一个调查研究程度比较低的地段,也没有热液活动是否存在的证据.DY105-17A航次,使我们从海况、海流、水文、地形地貌、底质情况等多个方面对这个区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该区赤道附近发现了新的浊度异常,为未来进一步调查证实该区存在热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73.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70年代末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以来,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无论在金属矿床方面还是在非金属矿床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比了非金属矿床与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层次划分、分类、研究内容和命名,分析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并讨论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矿系列的概念应予统一,在层次划分和分类上应有统一的标准,还应考虑到金属矿床与非金属矿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4.
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4个方面的主要科学内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泥贫纪弗拉期与法门期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元古宙与显生宙之交扔全球环境变化和地史重大转折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方法。围绕上述内容,评述了发言人和专题发言人的主要科学资料和科学思想以及本次会议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75.
四川盆地三叠系蒸发岩的变质作用与富钾卤水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亚文  蔡克勤 《现代地质》1998,12(2):222-228
在四川盆地三叠系蒸发岩建造中已发现钾盐镁矾、无水钾镁矾、软钾镁矾、杂卤石、钾石膏、多钙钾石膏、钙芒硝等矿物,并在多处发现富钾卤水。已有的资料表明,这些矿物组合是已沉积的固体钾盐层在成岩期水溶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变质矿物组合。在此过程中大量的钾质转入水溶液,形成了富钾卤水。这种富钾卤水是可综合利用的KCl、NaCl和Li、Sr、Cs、Rb、B、Br、I的优质盐化工业原料卤水。  相似文献   
76.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空气相对湿度和地面气温这三个参数相关。我国季风带的青海湖与色林错的δ~(18)O曲线非常相似,说明古气候变化受相同因素驱动。在10500~9500aB.P.的末次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期,这两个湖泊的δ~(18)O值大幅度下降,这是夏季风雨水的低δ~(18)O值的缘故。属于西风带的玛纳斯湖和季风带的青海湖的δ~(18)O曲线基本上是对称的。大约9500~4000aB.P,图形由对称转变为相似,据此推论当时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可能达到新疆北部。  相似文献   
77.
董克勤 《气象》1979,5(4):17-18
在县站台风预报技术方法中,如何把大范围天气形势和局地气象要素演变科学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简称为点面结合的问题。 在1960年进行的四川天气预报改革试验中,曾经把大范围天气形势划分为一定的环流类型和影响系统的过程模式,并试验用这些类型、模式与局地气象  相似文献   
78.
董克勤 《气象》1980,6(6):18-19
本文给出了6218—6219号双台风和50(27)—50(28)号双台风在相距很近的情况下,相互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罕见现象,并对其发生的原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双台风所处环境流场的反气旋性旋度超过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测,环境流场对双台风相对运动的影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9.
董克勤 《气象》1980,6(8):7-8
引导气流也称操纵气流或牵引气流,人们很早就已应用它预报台风等热带气旋的移动。这种引导概念的含意和内容,在近几十年里不断有所改变。本文就其发展和演变情况作一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80.
小旋转椭球粒子群的微波散射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培昌  殷秀良 《气象学报》1998,58(2):250-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