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Introdu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of the Asian continent, it is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driving forces from the around continents and oceans and from its underlying mantle as well. The super parallel computer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geodynamical processes in the lithosphere and mantle for a long time in many international works (Bird, 1995; Tackley, 1995). We also calculated the patterns of the global mantle convection on o…  相似文献   
132.
环珠江口与环东京湾地区产业发展及环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璐明  张虹鸥  梁国昭 《热带地理》2005,25(4):331-335,345
对中国环珠江口地区和日本环东京湾地区在地理、产业发展及环境问题等各方面作比较研究,重点阐述了两个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其环境的影响,借鉴东京湾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环珠江口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同心圆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环珠江口区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该地区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系统升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运行监控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运行监控业务的发展设想,并对运行监控系统升级做了科学的设计。结果指出,运行监控业务将成为装备保障工作的核心中枢,具有监控、指挥、调度、管理功能,应形成设备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与评估业务关联互动的业务体系。运行监控系统需突破目前依赖观测资料质量检查为主要手段的技术,建立以设备自身状态信息为主,故障维修业务填报信息和观测资料检查等多元信息相互校验的技术,实现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的信息联动。  相似文献   
134.
揭示了东海西湖含油气凹陷第三系沉积体系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重溯了其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演变的阶段和特点,论证了地下水现代化学主要是遵循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作用方向演变形成的,且已演化成熟,并探讨了地下水成因和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5.
梁国昭 《热带地理》1998,18(1):18-23
经70年代的建设,德国的美因-多瑙运河于1992年建成通航。虽然德国国内对这一宏大的工程颅有争议,但工程建设中有不少经验可供我国参考。我国已规划在21世纪兴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湘桂运河和粤赣运河。规划的湘桂运河位于古灵渠附近;粤赣运河位于广东南雄和江西信丰之间。建设这两条运河的天然条件均优于美国-多瑙运河。为保护漓江山水资源,建议重新考虑湘桂运河的位置,提出在广西富川和湖南江化之间选址。  相似文献   
136.
2019年8月16日渤海北部沿岸出现了一次冷涡背景下的EF1级龙卷。利用营口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5 min间隔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盘锦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该龙卷风暴产生的环境条件、龙卷风暴结构特征及龙卷形成的可能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发生在500 hPa冷涡主体控制下,低空位于“利奇马”台风残涡西侧水汽输送带内,环境条件表现为弱的风垂直切变和强低层热力不稳定。营口双偏振雷达位于距龙卷发生地15 km处,探测到产生龙卷的微型超级单体钩状回波、下沉反射率核心(DRC)、弱回波洞(WEH)、龙卷残片特征(TDS)等结构。处于消亡阶段雷暴的阵风锋出流向西传播,而营口附近海风锋缓慢东移,两条边界层辐合线相遇加强,在水平切变不稳定的作用下,辐合线上有γ中尺度涡旋形成。辐合线相遇造成的辐合抬升、低层强热力不稳定导致的环境正浮力以及中层中气旋扰动低压共同作用产生强上升气流,γ中尺度涡旋与上升气流叠置,强拉伸作用增强了垂直涡度,可能是低层微尺度气旋形成的关键机制。微尺度气旋直径收缩至最小伴随旋转速度达到最大时刻,对应龙卷生成,中层中气旋与微尺度气旋分离导致龙卷消亡。   相似文献   
137.
现场试验表明,三角架观测系统稳定性良好,获取了边界层内多层位、连续的温、盐、流速、浊度同步观测数据,适用于浅海近底部沉积动力过程高分辨率观测及物质输运研究。观测结果显示:观测期间,边界层内存在向陆的余流,并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主要由涨、落潮流的不对称造成,大风天气和密度环流亦是影响余流强弱的重要因素;观测期间多数时刻底部切应力大于起动切应力,底质沉积物可产生明显的搬运甚至再悬浮;悬沙浓度对沉积动力的响应在涨、落潮,大、小潮阶段均有各自的特点,水动力的变化、潮流加/减速时间的长短、床面泥沙的供应量、上部水体泥沙的沉降是导致悬沙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底部边界层内,涨、落潮期间不对称输沙导致潮周期内悬沙净向河口湾内输运。  相似文献   
138.
山东省气象观测降水量自动编报软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芸  梁国坚  王新堂  王新 《气象科技》2007,35(1):157-160
山东省气象观测降水量自动编报软件以时间、降水量因子为判据,对从自动站正点地面常规要素数据文件读取的发报时段降水量,智能化筛选过滤,经人工审查修改后,完成报文编制、保存、打印等一系列处理,满足了山东省目前人工站到自动站双轨运行和单轨运行期间的降水报编报需求。软件主题清晰、界面简约、操作流畅,伴随鼠标的移动给予提示性帮助。目前该软件已在全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9.
基于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后的单站CAPPI格点数据,对相邻天气雷达观测重叠区域内等距离线上的回波强度一致性状况进行研究,根据雷达不同探测距离、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降水强度等因素编制相邻雷达自动配对程序和等高面自动选择程序,建立了相邻天气雷达均一性算法。制定了适合我国天气雷达回波观测差异特征的均一性评估的3类标准(可信、可疑和疑误),并给出了评估标准的满足条件,从而建立了全国天气雷达均一性实时评估系统。从评估效果来看,均一性评估系统能够实时高效检测出全国不同波段、不同型号以及不同省份相邻雷达之间的回波一致性状况,并给出评估结果;对浙江、福建、广东3省雷达一次降水过程的均一性评估,发现参与评估的27部S波段雷达整体可信率为85.19%,可疑率为11.11%,疑误率为3.7%,成功检测出雷达回波强度偏低、波束阻挡以及电磁干扰等问题;对临沂站雷达回波均一性分析,评估系统能及时报警,检测出该站雷达回波位置指向存在偏差,天线方位顺时针偏移16.88°,缩短了故障发现时间。  相似文献   
140.
该文综述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来搜寻银河系内重子暗物质的原理、观测方法和结果以及当前国际上几个小组的工作和主要进展。简要回顾了对重子暗物质的认识过程,其中广泛分布于星系之中的暗天体被称为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MACHO)。综述了一些关于引力透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其中简单讨论了强引力透镜、弱引力透镜和微引力透镜的区别,并列出微引力透镜的两个重要参数光深和光变时标的定义及表达式。详细阐述了对于MACHO探测的方法和一些观测效应细节。综述了目前几个小组的工作,包括MACHO小组和EROS小组等,其中MACHO小组近来的工作得出MACHO为银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比例约为20%;而EROS最近工作得出的质量比例上限为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