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本文在分析近代太阳热发电和海水温差热发电的优缺点后,用实测资料和理论两方面说明我国山东半岛南北的黄海海域常年存在低温的深层冷水团,夏季冷水团的温度约6~8℃,而且核心区历年稳定。在黄海冷水团的海面及其近海、近陆又是太阳能照射条件好的地区。因此建议用技术经济上较易实现的集热温度为100~300℃(本文称之为低中温low-moderato temperature)的太阳能集热器所收集的太阳热作热源,再以这些水域的深层冷水团作为冷源,采用恰当的低沸点流体(本文采用R-114)为工质,组成热力循环,联合用太阳热和深水温差热发电,就有可能克服原有的纯太阳热或纯温差热发电的缺点和困难。文中论述了这种联合电厂的优缺点,并以热力计算结果给以论证,了解它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如此将地区能源作综合利用,使不同能源能扬长避短,联合发电和供热,则各能源可获得最有利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2.
沈Hong  洪君超 《海洋与湖沼》1994,25(6):591-595,T001
于1990年6月在长江口赤潮多发区定点观测到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的全过程,对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动及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前,水体中甲藻数量多于硅藻;赤潮发生后,中肋骨条藻增殖,逐渐成为主要优势种,硅藻在数量上超过了甲藻;浮游植物种类丰度指数的大小能较好地反映赤潮发生的各个阶段。(2)赤潮发生过程中,中肋骨条藻细胞增殖率次序为: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3.
Based on the high order nonlinear and dispersive wave equation with a dissipalive term, a numerical model for nonlinear waves is developed. It is suitable to calculate wave propagation in water areas with an arbitrarily varying bottom slope and a relative depth h/ L0≤ 1.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letely implicit slagger grid and central difference algorithm, discret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obtained. Although the central difference algorithm of second-order accuracy both in time and space domains is used to yield the difference equations, the order of truncation error in the difference equa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hird-order derivatives of the Boussinesq eq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rrection to the first-order derivative is mad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difference equation is improved. The verifications of accuracy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phys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204.
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是一种名贵海产鱼类,可供出口创汇。它具有雌雄同体、雌性先熟的特性。一般3龄性成熟为雌性鱼,6龄才转变为雄性鱼。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大力发展石斑鱼网箱养殖,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钓捕过度,石斑鱼资源濒临衰退,天然种苗十分短缺,严重地限制了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而人工繁殖急需的雄性亲鱼又难以捕获。为此,厦门大学海洋系“人工促进赤点石斑鱼性转变”课题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任务,于1992年3~6月在厦门火烧屿以海水网箱进行试验,采用2~4龄鱼,以2龄鱼为主,经过50d投喂药饵46次,实验组31/尾中有29尾挤压鱼腹能流  相似文献   
205.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中华乌塘鳢和大弹涂鱼成熟产卵过程中卵巢液、精巢液、贮精囊液、雌鱼尿液和雄鱼尿液中的17α-羟基孕酮(17α-P)、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R2α(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中华乌塘鳢卵巢液中的17α-P和PGE,含量随着卵巢发育成熟而升高。性成熟前后卵巢液中的PGE,含量高于PGF2α。性成熟雄鱼尿液和贮精囊液中的PGE2含量显著高于精巢液或雌鱼尿液。性成熟前后雌鱼尿液中的17α-P、PGE2和PGF2α含量均显著高于卵巢液。性成熟和退化期雌鱼尿液中的PGE2含量明显高于PGF2α。性未成熟大弹涂鱼(第Ⅳ期)卵巢液中PGE2和PGF2α,含量极低;性成熟时(第V期)卵巢液中的PGE2、PGF2α和17α-P含量显著上升,PGF2α含量显著高于PGE2。  相似文献   
206.
赤点石斑鱼繁殖生物学和种苗培育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8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浙江等省沿海大力发展石斑鱼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属鲈形目的科,为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底质为砂砾的海域,以小型甲壳类和小型鱼类为食,活动范围小,常年生活于岛礁附近,不作长距离洄游,仅在生殖季节作短距离产卵洄游。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和我国南海及东海。1性转变、群体年龄结构和生长。赤点石斑鱼属于雌雄同体雌性先熟鱼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着性转变现象[1,15]。戴庆…  相似文献   
207.
应用自制的转筒式采样装置采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珠江河口水域微表层类脂物质的浓度、成分、组成和富集系数,探讨了类脂物质的河口迁移和类脂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8.
潮间带大弹涂鱼产卵习性和自然受精卵孵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环氧树脂模型揭示了福建省福宁湾潮间带滩涂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洞穴的整体结构。多数洞穴略呈Y字形,每个洞穴有主洞口和次洞口之分。春季5—6月大弹涂鱼洞穴的中下部出现1个产卵室,产卵室横切面的上方呈拱形,底部平坦。潮间带滩涂产卵习性实验表明,产卵前性成熟雄鱼建造产卵室,并引诱性成熟雌鱼进入产卵室内交配产卵,受精卵依靠粘着丝粘在产卵室的顶部和周壁。产卵后雄鱼留洞护卵。每个产卵室的受精卵总数为3 595—4 314粒,平均为3 957粒,平均受精率高达99.67%,受精卵密度为58—114粒.cm-2,平均为87粒.cm-2。产卵室顶部和周壁受精卵的粘着丝位于上端,胚体位于下端,呈倒立状态,大多数受精卵的胚体头部朝下,为反向卵(平均占98.07%),易于孵化出仔鱼。将潮间带洞穴内产卵室受精卵取回实验室,模拟洞穴的小生境进行孵化实验。2次模拟孵化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始终全淹没于海水的平均孵化率(81.19%—82.90%)高于受精卵湿露24h后才全淹没于海水的平均孵化率(76.38%—79.19%)。湿露而不淹没于海水的受精卵不能孵化出仔鱼。  相似文献   
209.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徐韧  洪君超 《海洋通报》1994,13(5):25-29
根据东海监测中心1986 ̄1993年所累积的赤潮资料的统计分析,概述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分布区域,赤潮发生规模、时间、频率、生物种类和发生赤潮时海水盐度、温度、pH、DO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10.
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90年代以来,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着多品种和批量化方向发展,各特优种类不断增加,人工种苗为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提供大量苗源,科研教学单位的多项育苗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开始进入种苗规模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成功的种类至少有14科30种,1999年大黄鱼的育苗量已超过3亿尾,其他年产种苗千万尾以上的海水鱼类有美国红鱼、花鲈、免状黄姑针、真鲷(春季生殖群体)和花尾胡椒鲷;年产种苗数百万尾的有黑鲷、勒氏笛鲷、断斑石鲈、免鱼和斜带髭稠等种类。石首鱼科鱼类已成为人工繁殖和育苗的主要对象。本文还针对福建海水鱼类增养殖的问题,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