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简要介绍了准地转Q矢量分析方法,并用NCEP 1°×1°格点资料计算了Q矢量、Q矢量散度场及Q矢量锋生函数等物理量.从Q矢量流场、Q矢量散度场水平和垂直分布,及Q矢量锋生函数场分布等方面,对2005年5月5日福建前后两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Q矢量分析方法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2.
高分辨率PS-InSAR在轨道交通形变特征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变监测领域。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专题的形变特征。首先,利用26景TerraSAR-X影像在上海开展高分辨率PS-InSAR沉降精细测量,得到轨道交通网络整体的沉降格局;然后,针对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分类探讨其形变特性及原因;最后,进行测量结果的精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已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沿线主要的沉降原因;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早期建设路段比晚期建设路段更稳定,高架路段比地下路段沉降速率更小;PS-InSAR与水准数据保持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3.
聚丙烯酰胺不分散低固相泥浆的出现,给泥浆工作和钻探工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推广应用这种泥浆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优质膨润土。在优质膨润土暂时无法解决的时候,能否用一种处理剂对一般粘土泥浆进行处理,提高泥浆性能,然后再配制PAM泥浆呢?本着这一设想,我队于1979年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4.
1996年春季副热带环流区浮游植物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浮游植物种类54属184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暖水种为140种(占76.5%).硅藻类和甲藻类等浮游植物的平均总细胞密度为198.71×102个/m3;蓝藻类藻丝体平均密度为44.55×102条/m3.浮游植物各类别的分布与水域的磷酸盐含量、黑潮以及其他水系(涌升水和沿岸水等)等相关;蓝藻类的束毛藻(Trichodesmium)的分布还与50m以浅水体的平均水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5.
针对中国川西地区发现的一种新型矿物资源微晶白云母,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对微晶白云母进行改性研究,并将表面改性后的微晶白云母加入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制得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测试改性粉体与石蜡体系的粘度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能有效改善微晶白云母表面与有机物质的界面结合,并且将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微晶白云母加入PVC基体中能提高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1.2%、微晶白云母用量为35%时,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6.
藏北高原海陆相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点报道了藏北高原双湖地区早侏罗世海相油页岩和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陆相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差异.在两套油页岩中均检出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但二者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明显不同.这种不同是在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基础上,主要由原始生物输入和沉积环境差异造成的.海相油页岩正构烷烃具有低碳数优势, nC15、nC16或 nC17为主峰碳,无明显的奇偶碳数分布, Pr/Ph比值显示,多数海相油页岩具有姥鲛烷优势,缺乏β-胡萝卜烷,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海相油页岩原始有机母质构成中,既有丰富的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还有一定比例的陆生高等植物混合输入的特点,属贫氧-缺氧、弱氧化-弱还原沉积环境,进一步证明了早托尔期这种富碳缺氧黑色油页岩是一次全球性海平面上升事件的产物.陆相油页岩正构烷烃具有高碳数优势,主峰碳数为 nC23或 nC29,奇碳数优势突出, Pr/Ph比值显示,陆相油页岩具有强烈植烷优势,β-胡萝卜烷含量相对较高,伽马蜡烷 /αβ C30霍烷比值为 0.31~ 0.60,陆相油页岩原始有机母质构成中,既有高含量的高等陆生植物,还有一定数量低等水生生物混合输入,且在剖面序列中有由早期 C3型陆生高等植物向晚期 C4型转变,特别是剖面顶部油页岩中具有丛粒藻 Botryococus输入的特点,从而导致罕见的重δ13C异常,属缺氧、强还原湖泊沉积环境,反映了晚中新世湖泊演化历史中生态系统的转型和更新这一重要事件.古湖泊演化早期具有水体盐度分层,以出现高含量的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为标志,为咸水湖,晚期湖平面上升,湖泊水体盐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7.
M区块位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其砂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胶结疏松,内部泥岩隔夹层发育.该区块地震资料品质差,缺少声波测井资料,无法实现常规的地震反演,并且区块内大部分井是水平井,如何利用水平井资料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应用直井和水平井资料进行地震反演,利用GR和电阻率曲线重构出拟声波曲线,在已有声波做速度趋势的约束下,利用倾角叠加技术对水平井进行层位标定,采用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模拟进行地震反演.研究表明,重构的拟声波波阻抗能够很好地区分岩性,水平井信息参与反演大大提高了储层和隔夹层的预测精度,从而实现了在缺少声波和密度资料的情况下的直井和水平井约束的地震反演.  相似文献   
98.
林金灯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32-136
福建笔架山-芹溪银金属矿带产于侏罗-白垩纪火山岩区,成矿与火山构造密切相关,矿化多产于环状、放射性断裂中,矿体规模较小,产状变化大,富矿多.地球化学异常规模不大,常由多个中心构成.激电测量经常出现高频散率和高电阻率的"双高"异常.  相似文献   
99.
皖南沿江一带,铁铜矿点很多,几年来野外工作期间,集累了一些资料,通过野外观察和研究,提出这一带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和同志们研讨。  相似文献   
100.
川西地区微晶白云母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川西地区微晶白云母是一种新型白云母资源,其主要化学成分S iO245.7%,A l2O330.51%,K2O 11.63%,H2O 4.53%,与白云母的化学成分理论值接近,主要杂质离子F e,M g等以类质同象置换八面体中的A l3+。呈微细薄板状结晶形态,粒径小于10μm,一般1μm~5μm,平均5.5μm,厚度平均0.8μm,径厚比值小,平均6.9。结晶程度高,水化程度低或几乎未水化,不含蒙脱石间层矿物。微晶白云母的晶胞参数a=0.520 01 nm,b=0.906 33 nm,c=2.003 96 nm,α=90.00,°=β95.79,°γ=90.00,°属2M1型白云母,在结构矿物学上显示出与水云母和绢云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