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乌兰乌拉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原划若拉岗日群分布区内新发现混杂有二叠纪外来岩块,在构造透镜体灰岩中见有晚二叠世长兴期有孔虫化石。在晚三叠世苟鲁山克错组中采集到丰富的植物化石,其中以种子蕨纲的属种Hyrcanopteris最多,与唐古拉山结扎群、土门格拉群及藏东甲丕拉组、巴贡组以蕨类Neocalamites,Equisetites为主的晚三叠世植物群有所差异。侏罗系是调查区内分布面积最大、地层系统发育最完整的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2个生物组合、3个生物组合带、3个组合亚带。建立了一条高精度古地磁控制的地层剖面,为第三系陆相红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和对比提供了依据。据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分析结果,确认藏北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熔岩的形成时代为45~40Ma,它源于EMU型富集地慢。发现乌兰乌拉湖构造混杂岩带,为区域构造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林金灯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B12):68-69,87
双步结热铜矿产于下白垩统比马组与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形成的夕卡岩中,铜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平均品位w(Cu)=4.27%。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3.
河北及邻近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烈度资料,美国西部地面水平加速度记录、地震动衰减关系和我国地面水平加速度记录,用最小二乘法及等震级的烈度地震动转换方法。确定了河北及邻近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和不同场地地面运动水平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可供河北及邻近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防灾规划时使用。  相似文献   
124.
叶尔羌河是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其中, 气温起主导作用. 基于1972-2011年近40 a的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实测资料,分析叶尔羌河上游不同流域地区夏季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 结果表明:库鲁克栏杆站夏季降水显著增加,蒸发减少,其余要素没有变化趋势;后20 a(1992-2011年)较之前20 a(1972-1991年)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分别为-0.6℃、40%、4%,径流的增加是春季融雪增多、降水增大、蒸发减少和溃决洪水补充的结果. 塔什库尔干站夏季各要素均没有变化趋势,后20 a较之前20 a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分别为0.4℃、27%、20%,径流的增加主要是由气温增加引起的,降水的增加补充一部分径流.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探地雷达属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在考古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如何从二维或三维雷达数据体中提取有效属性,对大型文化遗址中不同的考古目标进行解释。我们在云南腾冲南诏古城遗址的调查中,应用了探地雷达技术。为更好地对不同的考古目标体(古城墙、古窑址和古墓葬)进行刻画,我们把采集到的探地雷达资料进行了规范化整理,输入到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工作站,结合考古钻探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多种探地雷达属性的提取、分析及优化组合,最后应用均方根振幅、平均波峰振幅、瞬时相位和最大波峰时间对三种目标体进行解释。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明确了在对不同的考古目标体进行解释时,应该使用不同的属性特征;层位追踪之后进行属性提取和分析的效果要好于普通的等时切片。  相似文献   
126.
望牲山火山岩位于金沙江缝合带内,为一套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由亚碱性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组成。这些火山岩具有Sr、(K)、Rb、Ba、Th富集和Nb、Ta、Ti亏损特征,Nb/Th—Nb、La/Nb—La和Th—Nb—Hf非活动性微量元素组合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是金沙江海槽在晚三叠世期间洋壳俯冲及裂陷的岩浆作用产物。它可能是金沙江缝合带在羌塘盆地北部出露的重要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7.
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分析研究了两轮调查(1992-05-1993-01、1993-08-1994-05)期间的10航次采样.结果表明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的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少(仅发现66种)、丰度高(网采密度:21386×104-110136×104个/m3;水采样品密度:1150.7/cm3;叶绿素a平均含量达6.67mg/m3)和种类多样度(H')、均匀度(J)都较低(分别仅为0.78和0.28)等特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波动显着,且主要受羽纹硅藻柔弱菱形藻(Nitzxhia delicatissima)支配,并与PO43--P和COD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8.
1992年至1994年在大亚湾开展了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的放流增殖研究,以探讨恢复业已衰退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体长53—109mm的日本对虾11188尾,生产性放流体长20—41mm的日本对虾苗640万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标志放流的回捕率为2.91%,生产性放流的回捕率为9.3%。大亚湾内放流的日本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  相似文献   
129.
在冈底斯Cu-Au成矿带东南部的山南地区分布有克鲁、劣布、冲木达和陈坝等中到大型Cu-Au±Mo矿床。与含铜夕卡岩有关的侵入岩形成于20~30Ma之间,为高钾钙碱性中酸性浅成岩,形成于印-亚大陆碰撞晚期构造背景。矿化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下白垩统比马组的碳酸盐岩和其他钙质岩石内。主要矿化类型为夕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斑岩型,构成完整的斑岩-夕卡岩、热液脉状铜-金(钼)多金属成矿体系,矿化组合主要为Cu-Mo、Cu-Au和Cu。外接触带的蚀变以夕卡岩化、角岩化为主,而内接触带上主要为岩体的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内夕卡岩不发育。夕卡岩化可分为早期夕卡岩和晚期含水硅酸盐阶段。早期夕卡岩主要为钙铁、钙铝石榴石夕卡岩,含少量透辉石、磁铁矿等,晚期的含水硅酸盐阶段主要是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交代石榴石夕卡岩,并伴随含铜硫化物的沉淀,为本区夕卡岩型铜矿形成的主要阶段。含铜硫化物以富含斑铜矿为特征,Au、Ag主要赋存于斑铜矿、硫铋铜矿及黄铜矿等矿物中。山南地区的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均为浅部夕卡岩,在某些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显示了斑岩型矿化的存在,可能暗示该区的夕卡岩型矿化与北带相似,具有统一的斑岩型-夕卡岩型成矿系统。因此本区具有在深部寻找斑岩型金矿的可能性,而且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0.
雪宝顶绿柱石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雪宝顶绿柱石的晶体化学、矿物谱学、热释光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雪宝顶绿柱石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水、过渡金属离子以Fe^3+、Fe^2+为主的特点。碱金属离子,水和F^2+存在于绿柱石结构隧道中,隧道水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Ⅰ1和Ⅰ2两亚类,Fe^2+主要与隧道水结合形成水合离子「Fe^2+(H2O)」。Fe^3+主要占位于绿柱石AlO6八面体中的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