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波是由地震激发而在海洋低速层中传播的声波.海洋T波的产生过程相当复杂,对其激发机制的解释,目前存在两种较为流行的模型,倾斜海底反射和海底散射.本文从地震台站(COCO)记录到的印尼苏门答腊半岛的地震信号中,提取出了清晰的T波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第一个T波波峰出现后一段时间,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T波波峰,即在南印度洋区域存在双T波现象.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T波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并计算T波理论到时,与实际T波双峰到时比较,推知发生这一独特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狭长海岛的反射作用.  相似文献   
222.
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保证问题,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供给不足、回采率低、基础地质工作滞后、国家“财产权益”模糊、忽视循环经济发展等,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23.
研究了利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CTS1-EDASC24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仪和FBS3-EDASC24速度型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的有关技术与应用问题,其中包括:仿真方法的选取,仪器性能和仿真参数的分析,仿真加速度时程与SLJ100-GDQJⅡ加速度型强震仪记录结果的比较,福建及邻近地区所选用地震的仿真加速度时程(1998-07-2008-07),仿真结果在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中的应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224.
叠加速度成图在CPS3绘图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PS3绘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规时深转换,针对目的层埋藏深,速度横向变化大,钻孔资料少的三维勘探区,摸索出了一套由叠加速度出发进行时深转换的方法。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华北煤田TSK勘探区的三维资料解释中,弥补了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的不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绘制的构造图深度同巷道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225.
青藏高原春夏季对流异常及其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原冬春季净辐射多寡可以显著影响高原地区大气环流季节转换进程和后期高原对流活动。净辐射偏多,初夏高原同低纬度之间温度梯度反转时间提前,高原对活跃,夏季高原主体对流异常,可以通过辐散环流造成西太平洋异常的下沉运动,影响副高的强度、南北位置和西伸程度,最终导致夏季降水的异常分析。  相似文献   
226.
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方差体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方差体技术是检测地下断层及地层不连续变化现象的卓有成效的一种技术。文章从引入方差体技术的必要性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方差体技术的原理,通过该技术在唐山市毕各庄矿的实际应用,显示了方差体技术对三维地震地质信息自动拾取以及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7.
角果木和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鹏  林建辉  林益明 《台湾海峡》1999,18(4):413-417
对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角果木和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的组织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角果木的应拉木与普通木的纤维分子的变化,还探讨了角果木和白骨壤的木材结构与环境关系。红树植物导管数量多,管孔小、机械组织为韧型纤维,薄壁组织次生加厚明显是适应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8.
本文收集了1971-1985年粤东地区的28个冰雹天气过程,对降雹的气候特点、环流形势背景、能量场、位势稳定度场、局地大气特征的垂直分布和层结稳定度,以及卫星云图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初步了解了粤东地区春、夏两季降雹前的一些天气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建立了降雹的四种天气模式、物理量诊断指标,为雷达加强监测、制作冰雹落区的短时预警报提供依据。最后还制作了冰雹的预报框图,供日常预报应用。   相似文献   
229.
根据大黑山条垒南段的地质建造及构造形变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本区古生代晚期一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划分为3个构造阶段,即海酉一印支期、燕山期和四川期。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应力场等特征不同:海西-印支期以SN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NW-SE向挤压,平均差应力值为112.5MPa;四川期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E-SSW向,平均差应力值为101.4MPa。四川期为本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