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关于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敏  谢礼立  徐龙军 《地震学报》2005,27(2):230-234
自从现代地震学形成以来, 人们一直沿用地震烈度来度量地震的破坏后果和破坏程度, 地震工程师也致力于给地震烈度赋以恰当的物理量, 一方面旨在解释地震的破坏作用, 同时也希望能用这个物理量来代表地震对结构的一种输入荷载, 以供工程抗震设计使用. 这就是研究ldquo;地震烈度物理标准rdquo;工作的任务. 但是由于不同结构的破坏机理很不相同, 甚至同一类结构由于层高、 使用的材料以及所在场地的差别, 即使在同一地震作用下, 其震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 导致结构破坏的地震动因素也十分复杂, 绝不限于地震动峰值一个因素. 因此本文指出, 新的烈度标准应不仅能反映各种结构的具体特点, 还应在研究地震动幅值参数的同时进一步考虑与地震动能量有关的参数, 特别是针对不同结构应采用不同的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782.
全面介绍了华蓥山地区的山地重力灾害情况及重力灾害类型,从地质因素、水体因素、人为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了华蓥山山地重力灾害的成因。  相似文献   
783.
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安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调查测算土地整理、开发潜力,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并提出低山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4.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43,自引:72,他引:143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冈底斯带可划分为6类不同的构造单元和18个次级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冈底斯带的地质面貌。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火山岩浆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冈底斯带不是简单的地块、陆块或地体,而很可能是以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为主轴,经历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六次造弧增生作用和相关的弧-陆、陆-陆碰撞作用并最终定型于新生代晚期的复合造山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很可能受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雅鲁藏布洋向北的双向俯冲的制约。强调以增生弧为背景的火山岩浆弧(如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东恰错弧、桑日火山弧)可能是冈底斯地区寻找斑岩铜矿的最佳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785.
从华蓥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全面的介绍了华蓥山地区近些年来的重力灾害发生的情况,可以看到重力灾害在本地区的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了本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采用科学分析和经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引起重力灾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并重点从地质因素、水体因素、人为因素等3方面分析了华蓥山地重力灾害发生的成因,总结了可以引起重力灾害发生的外因和内因,可以看到重力灾害不单是某一个因素导致,而是由于众多的因素相互的影响所导致的。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86.
初论西藏过铝花岗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西藏主要过铝花岗岩岩体有61个,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岩石的SiO2=65.7y.52%,A/CNK=1.05~2.26,C-norm=1.2~3.1,表明西藏过铝花岗岩属白云母强过铝花岗岩类型,为岩浆成因.岩石具较强的负Eu异常,(87Sr/86Sr)i值较高,为0.72199~0.75513;εNd(t)值较低,为-16.0~-9.6;δ18O值较高,为 8.9‰~ 18.79‰;结合La/Sm-La图解,表明其形成过程中没有地幔的卷入,为泥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来源于上地壳.QAP图解、R1-R2图解、Rb-(Y Nb)图解等均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西藏过铝花岗岩发生在2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岩浆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喜马拉雅过铝花岗岩是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而冈底斯带过铝花岗岩更可能是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的岩石学响应.  相似文献   
787.
基于砌体结构破坏损伤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基于砌体结构破坏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将15个地震动参数按属性(峰值、频率、持时和能量)分成4类,将地震记录按地震动三要素(峰值、频率、持时)分成3组,求出每组记录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延性系数,计算出各个参数值和延性系数的相关系数,比较分析这些相关系数发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有效峰值加速度、地震动输入能量和滞回耗能都能表征地震动对砌体的破坏势,并且这4个参数都和烈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烈度的物理标准。  相似文献   
788.
尽管从二维工程设计到三维工程设计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三维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相互是独立的,数据还是分散的,基于文件传递。设计工具来自不同的公司且相互独立工作,是造成数据分散的主要原因。为了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各软件都希望和其他软件共享数据。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个融合不同软件特点而开发的独特的三维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78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日益增长。该研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基础上,采用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的数字保护手段,通过不可移动文物数据采集整理一体化平台,将文物信息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利用信息整合与分析统计,为保护工作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本文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保护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与功能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阐述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790.
为深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认识,选取山西黄榆沟岩体中较新鲜的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榆沟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49.3±0.9)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二长斑岩富碱,为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类。相对富集K、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Ce、Zr、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具弱正异常,为I型花岗岩成因。具高Al2O3、Sr、Ba、高Sr/Y比值和低Yb、MgO等特征,具埃达克岩性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榆沟岩体总体为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因,并有幔源物质成分的加入和遭受岩浆混合作用,推测其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