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726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马衔山玉”是近几年甘肃玉石市场上时常出现的一种玉石品种,由于数量少且价格昂贵。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马衔山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马衔山软玉颜色多为青绿、黄绿色且籽料常见灰白色伴有“水草花”杂质的石皮。马衔山软玉透闪石颗粒细小,主要呈纤维交织结构,质地较新疆软玉稍差,油润度较青海、俄罗斯软玉强。  相似文献   
92.
南海油气资源储量巨大,近年来周边国家对该海域油气资源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南海领土及油气资源归属的矛盾日益突出,及时监测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的分布及其变化状况,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南海油气钻井平台的监测问题,从遥感影像的数据源选择和识别方法2个方面对近年来南海油气钻井平台的遥感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聚焦目前对南海油气钻井平台的监测需求,分析了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94.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对该海域秋、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秋、冬季共捕获大型无脊椎动物60种,其中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是主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优势种组成具有较明显的月间变化,主要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短蛸Octopus ocellat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等湾内定居性种类及洄游性较小的种类.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范围为1.998~4.669,自9月起逐月递减,11月达到最低值,随后又逐月升高,2月达到最高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为1.325~2.500和0.422~0.693,逐月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与海域温度、盐度和深度等环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胶州湾中部海域秋、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可划分为2个时间组群;组群间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阐述了根据弱震表中群研究强震孕化过程的方法,建立了以地震活动向未来破裂区集中为特征的函数。该函数揭示了幅值与观测点位置及孕震震级的关系,从而指出了孕震过程未其变化的联系,并能描绘出它的动态变化、根据局限分布在与区域主构造简元相应地区的弱震资料,建立复杂构造区的函数并绘制了孕露过程的动态图象。  相似文献   
97.
前言 1987年6月8日-13日全疆出现了一次以大降水为主的强天气过程,本文将对造成这次大降水的前期和近期的环流特点予以分析.并与1985年春末夏初造成新疆三次降水过程的环流特点作一简单比较.分析其异同点. 这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在北欧脊东南下的过程中,南支系统受伊朗副高的影响,里黑海长脊,从而使得东南下的北欧脊与里海脊相互迭加,造成泰米尔半岛的低涡南下,形成西西伯利亚低槽.该低槽不断地向南加深发展,在咸海附近切出低涡,由低涡不断  相似文献   
98.
99.
关于全球规模的白垩纪-第三纪边界沉积物中铱富集的问题,似乎在Alvarez等提出的冲击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某些批评者则倾向于完全排除地球外影响的另一种设想。他们将这种铱的异常富集现象归因于全球规模的火山作用。本文将这个关于K-T边界沉积中出现异常沉积而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了铱的富集、球粒和冲击石英的出现、在微化石中观测到^87Sr/^86Sr比值异常和黑烟灰的存在等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