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环境GIS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所以该区域自然和生态的保护对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为其建立一个基于OpenGIS(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的开放的共享平台,为研究人员充分利用3S技术进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共享,信息管理和综合分析的平台和软件基础。这里论述了国内、外相关应用现状,3S技术集成和生态环境与动植物监测的原理,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技术规范等,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流程实现,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的三层结构,WEBGIS平台采用GeoServer,应用服务器采用Jboss或者Tomcat,数据库采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技术先进可行,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Parallel computing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alleviate the computational demand in conducting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modeling approach for earthquake ground response and liquefaction using the paralle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program, ParCYCLIC, designed for distributed-memory message-passing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s. In ParCYCL1C, finite elements are employed within an incremental plasticity, coupled solid-fluid formulation. A constitutive model calibrated by physical tests represents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liquefaction and associated accumulation of shear deformations. Key elements of the computational strategy employed in ParCYCL1C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allel sparse direct solver, the deployment of an automatic domain decomposer, and the use of the Multilevel Nested Dissection algorithm for ordering of the finite element nodes. Simulation results of centrifuge test models using ParCYCLIC are presented. Performance results from grid models and geotechn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ParCYCLIC is efficiently scalable to a large number of processors.  相似文献   
13.
对突发性灾害准确的预报,可以避免人身伤害以及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灾害一旦发生,及时高效地救援同样也可减少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采用先进的OpenGIS技术,从系统的整体设计到模型建立,处理流程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系统采用B/S模式,完全基于OpenGIS、WFS-T和WMS规范,通过WFS服务,实现特征类级的数据共享,以GML的文档格式,实时提供特征类元素的信息存取与交换。通过Internet网络将各种数据进行融合,完全可以实现各种灾害信息的及时汇集、处理,并将这些数据作为参数,输入已建立的灾害预警模型,并对突发性灾害作出预警,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World Wind网络空间数据扩展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World Wind是NASA发布的开放源码的地理软件,是提供丰富数据的数字地球平台之一,但是,如何在其已发布数据基础上, 通过网络应用来扩展其数据应用,如何将用户的应用数据或其它数据提供者的数据与现有数据结合使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 过采用WebService技术进行地理信息服务和发布,使用Geo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器,将OpenGIS Webservice规范和PostGIS空间数据 库进行整合,通过网络空间数据扩展使WorldWind客户端与其自身的数据服务集成使用。在其平台基础上基本实现可自由扩展和发 布数据供WorldWind客户端使用,实现更广泛和深入的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文干旱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的自然现象,是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延续和发展,是最终、最彻底的干旱。岩性是流域下垫面的重要组成物质,其岩性类型及结构控制着地貌及水系的发育、促进流域储水空间的形成,影响流域的储水能力,关系到流域水文干旱的发生。本文在贵州省选择40个典型流域为研究样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流域岩性类型的遥感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灰色理论,研究岩性类型及其结构对流域水文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从岩性类型因素上看,流域岩性类型对水文干旱影响总体较大,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为:K(0.985)Z(0.96)0(0.924)J(0.922)S(0.806)D(0.788)ε(0.75)C(0.69)Pt(0.684)P(0.568)T(0.542);2)岩性类型的主成分因素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为:Z_3(0.48)Z_4(0.47)Z_1(0.44)Z_5(0.42)Z_2(0.39);3)岩性类型组合方式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Ⅰ、ⅡⅤ、ⅣⅢ。  相似文献   
16.
海水介质中的缓蚀剂研究发展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Google Earth在防震减灾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Google Earth平台基础上,通过基于XML的KML进行文件传递,实现本地专题平面数据加载,用KMZ格式实现三维数据的加载,然后利用Google Earth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实现本地数据应用扩展.为更好利用Google Earth平台和数据,采用PostGIS空间数据库和Geoserver地图服务器的一个体系,来实现对网络数据服务的扩展,并且对网络数据服务应用的架构及运行流程进行了描述,使之成为防震减灾决策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 1 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和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 ,利用 AU、AL、AE指数描述极光电集流在南极中山站的分布规律及其强度 ,我们发现东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正值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负值 ,从绝对值来说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度大于东向极光电集流强度。南极中山站夏季的极光电集流强度大于冬季的极光电集流。秋夏冬季节的东向极光电集流在72 0~ 1 44 0分 (世界时 1 2~ 2 4时 )的分布规律的拟合曲线类似口朝上的抛物线形 ;西向极光电集流在 72 0~ 1 44 0分这段时间的分布规律的拟合曲线类似正弦波形。了解了极光电集流在南极中山站的分布特征 ,有利于极区电离层和磁层耦合及极光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基于OpenGIS的生态旅游自助服务系统网站,为旅游产业的各方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促进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将GIS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直观的、可视化的地理信息展示和管理.对生态旅游系统进行了目标分析,详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RedHat Linux Enterprise AS5; 客户机端使用主流的浏览器;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PostgreSQL 8.0; 空间数据引擎采用PostGIS; 应用服务器平台采用 Tomcat 5.5 ; WebGIS平台采用GeoServer 1.5.3服务器,内置了GeoTools组件.以珠峰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