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2005—2010年间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月数据,引入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进行两个要素的多尺度分解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客源与旅游外汇收入具有几乎一致的波动周期,分别为3个月、半年、1年及39个月。(2)入境旅游客源并不是旅游外汇收入变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外界条件不变,入境旅游客源的变化趋势以3个月周期震荡为主,上升速度极为缓慢;而旅游外汇收入则保持迅速提升,周期性波动并非其主要变化特征。(3)比起盲目吸引入境旅游客源,更应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特点与发展基础,寻找旅游业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才更具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选取桂林典型石灰土不同发育阶段土样(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对土壤中腐殖质组成、土壤钙的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石灰土发育过程中,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总碳量分别为230.15mg/g、37.49mg/g、17.94mg/g,胡敏酸所占比例分别为31.94%、9.44%、7.25%,富啡酸所占比例为1.04%、36.14%、66.16%,胡敏素为67.02%、54.41%、26.59%;(2)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中土壤钙全量分别为21486.66mg/kg、6913.33mg/kg、5540.17mg/kg,且三种土壤中均是酸溶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7.58%、74.69%、80.83%,其次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和可氧化态;(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钙及其各形态均与土壤有机碳总量、胡敏酸、胡敏素成正相关关系,与富啡酸成负相关关系,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钙含量及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瓜尔胶(Guar gum)对硫化亚铁(FeS)进行了改性,以增强FeS的稳定性和迁移性。通过实验考察了3种FeS(CMC-FeS、GG-FeS、Nano-FeS)的沉降性能及其在粗、中、细砂3种介质中的迁移性能,并根据胶体过滤理论计算了3种FeS在中砂中的沉积速率及在不同介质中的最大迁移距离。结果表明:改性后FeS的稳定性较高,抗沉降性能CMC-FeS > GG-FeS >> Nano-FeS;由穿透曲线看出,3种FeS在粗、中、细砂中的穿透能力(即出流质量浓度ρi与注入质量浓度ρ0的比值)均为CMC-FeS > GG-FeS > Nano-FeS。粗砂和中砂中CMC-FeS的穿透能力明显高于GG-FeS,但细砂中二者的穿透能力相近,说明瓜尔胶的剪切稀化特性更利于GG-FeS在细颗粒介质中的迁移;FeS注入质量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更多的FeS沉积到介质中,但聚合物改性可以显著降低沉积速率,沉积速率CMC-FeS < GG-FeS < Nano-FeS;改性后CMC-FeS和GG-FeS在中砂的最大迁移距离分别是Nano-FeS的6.4倍和2.6倍,增加GG-FeS注入质量浓度对其最大迁移距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对稀有多金属矿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微区化、微量化,作为其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在微量元素测试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微量测试过程中,除了增大测试束流,提高测试时间来降低检出限以外,更要注意去除来自其他元素,特别是主量元素的干扰.在日常测试稀有多金属样品的过程中,S i、Ta、W三个元素存在相互干扰,这种干...  相似文献   
25.
3维GIS中LOD_OR树空间索引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坤  刘修国  杨慧 《测绘通报》2005,(5):27-29,39
分析R树的不足之处,考虑3维场景绘制中的LOD信息,设计出一种集八叉树、R*树以及LOD信息的空间索引结构--LOD_OR树.LOD_OR树是将3维实体的LOD信息作为对象基本特征的OR树.OR树是结合Octree和R*树的一种混合空间索引结构,它利用八叉树索引将R*树表示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减轻了R*树插入、删除的开销,并在查找性能上比R*树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
杨慧  曹平  江学良  黎振兹 《岩土力学》2008,29(Z1):470-474
将闭合裂纹表面的有效剪应力引入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获得了无限大板和有限宽板含中心闭合裂纹在不同裂纹长度、倾角以及摩擦系数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引入等径向剪应力线 这一概念,建立了闭合裂纹断裂的有效剪应力准则:(1)岩板内闭合裂纹将沿着等 线上双剪应力的和最小的方向扩展;(2)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Ⅱ达到材料的临界值KⅡC,裂纹将开始扩展。该准则成功预测了闭合裂纹的临界起裂角 ,与各种经典复合型断裂准则计算Ⅱ型裂纹起裂角比较,结果较为接近。将其应用于闭合裂纹的断裂判定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光压模型是导航卫星高精度定轨、定位的基础。目前关于北斗卫星光压摄动模型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基于卫星物理参数的综合解析模型建立与应用公开可见的论述并不多见。不同于其他保守和非保守摄动力,光压辐射与卫星本身参数状态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本文基于光压辐射的物理机理、北斗卫星物理参数、姿态控制模式等,建立光压摄动综合解析模型,以精密星历和激光测距数据为基准,验证了综合解析模型能够获得分米级的精密定轨精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角动量守恒和在轨遥测参数变化,分析了综合解析模型和在轨实际干扰力的差值,提出了在综合解析模型基础上增加常数经验修正项Da、Ya的方法,以北斗C08、C10星为例,分别可获得0.078、0.084 m的SLR检核精度,相比于利用CODE经验改进模型,精度分别提高0.021、0.045 m。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非局部非线性Neumann边界条件和非线性吸收项的非局部反应扩散方程解的性质。通过构造适当的上下解方法,给出正解全局与非全局存在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9.
位置既是定位服务的最终成果,又是位置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从语义的角度挖掘位置内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从定位服务的角度出发,首先将定位服务的输出抽象为物理位置和地理位置,扩展了语义位置概念,通过将位置属性和规则纳入到语义位置中来,建立了语义位置信息模型.然后从位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语义挖掘,借助本体实现了语义位置的形式化描述,使其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所理解.最后讨论了定位服务的信息流程,建立了领域位置本体,实现了位置本体服务,从而为智能化的自适应位置服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0.
江学良  杨慧  曹平 《岩土力学》2011,32(4):1234-1240
采用SURPAC建立了瓮福磷矿穿岩洞矿段采场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接口程序将模型导入FLAC3D对采空区与露采边坡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计算,并在边坡坡顶、坡脚与采空区四周布置了监测点以监测各点应力与位移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空区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采空区周边与边坡的应力分布;使得采空区周边水平位移出现明显增加,并且改变了采空区位置周边的竖向位移场,对各个采空区之间的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使得回弹量减小;边坡与采空区监测点的应力与位移随着边坡露采的进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采空区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岩体塑性区的分布,对于有采空区边坡,塑性区分布范围随着开挖的进行有减小的趋势,但坡面上出现明显的拉伸破坏区,不利于边坡稳定;采空区使得露采边坡的安全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