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81.
王绍令  陈肖柏 《冰川冻土》1995,17(2):184-188
据观测资料表明,达坂山地区是青海省境内降水最多的地区,公路垭口段降水量大,冷季降雪多,雪层较厚,稳定积雪时间长达180-200天,雪盖的保温作用占主导地位,加之局部小气候影响,使区内多年冻土下界海拔比邻近地区高约200M,年平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而且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282.
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形成及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王绍令 《冰川冻土》1989,11(1):69-75,99,100
  相似文献   
283.
284.
黄河源区第四纪地层及古地理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285.
碧口地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碧口群分布于陕、甘、川交界处摩天岭区,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变质可达绿片岩相。它呈东宽西窄的楔形地体分布于扬子板块、松潘-甘孜褶皱系与秦岭褶皱系等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均以断裂相接,是一个中晚元古代运移地体,于晋宁运动晚期拼贴于扬子板块北缘。笔者用锆石U-Pb及~(40)Ar-~(39)Ar等多种同位素地质定年方法,对碧口地体主要成岩时代、变质时代、中酸性岩侵入时代及构造运动时代等主要地质事件进行了定年研究,初步建立了碧口群同位素地质年表,为研究碧口地体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地质年代数据。  相似文献   
286.
介绍了渭南地区气象台计算机系统的总体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287.
长期以来,对碧口群的时代归属、碧口群的总体构造形态、碧口群的基底及上覆层等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经笔者通过寻找碧口群基底、剥开碧口群的上覆层等项研究,把广义的碧口群解体为3部分:下伏基底晚太古代鱼洞子群、中元古代碧口群(狭义) 和上覆上震旦统一下寒武统。并进一步将碧口群内部区分出具有不同特征的3个构造分区,分别论述各区总体构造特征、层序建立的依据及碧口群上、下亚群间不整合关系的特征和划分原则,着重论述了与此问题紧密相关的广泛分布于碧口群中的“片理化凝灰质砂砾岩”的产出特征、层序位置及其成因,指出该“片理化凝灰质砂砾岩”。为海沟重力流相沉积,而非冰碛岩。最后论述了碧口群分布区新建立的晚太古代地层单位鱼洞子群。  相似文献   
288.
青藏高原东部冻土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王绍令  郭鹏飞 《冰川冻土》1991,13(2):131-140
  相似文献   
289.
在石油化工等企业的油罐区,对罐群作沉降观测时,因一台罐有多个测点,一个罐区就有数十个测点,施测时其中若干个点将作为中视点处理。检验这些观测值的正确性,评估其精度,以及由相间隔的点的沉降值,精确地算出罐的倾斜方向和倾斜值,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0.
利用WRF区域模式模拟分析了中南半岛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夏季风对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的响应是不对称的,当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中南半岛及孟加拉湾周边地区呈现异常东风,伴随降水减少,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低时,孟加拉湾及周边地区西风减弱,降水减少,季风也对应减弱。通过进一步分析物理机制得到,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高使季风建立初期感热减小,陆表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海陆温差逐渐降低,使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低使整个中南半岛区域蒸发减少,导致地表向上输送的水汽减少,减弱季风环流和降水。此外,通过分析850 h Pa纬向风及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两项季风暴发指数,探讨了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大约推迟10天左右,而土壤湿度较低对亚洲热带夏季风暴发时间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