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607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鄂东南地区铜绿山矿田内的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嘴铜金矿、铁山矿田内的大冶铁矿近几年接替资源勘查方法及成果为例,阐述综合找矿方法在不同矿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2.
利用ArcGIS技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南渡江水下三角洲地形资料进行冲淤分析,并探讨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963-1980年、1980-1996年和1996-2003年3个时段南渡江水下三角洲的淤积/侵蚀面积比分别为2.2,1.1和0.73,净淤积速率分别为4.17,-0.002和-2.2 cm/a.这种...  相似文献   
193.
泥岩/页岩: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体系中,碳酸盐岩是最主要的沉积岩类型,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也一直是碳酸盐岩,对海相泥岩/页岩的关注比较少,并且认为碳酸盐岩是海相沉积盆地中主要的烃源岩。对中国南方上、中、下扬子地区、滇黔桂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地区等147条剖面、289口探井及浅井约11200余个样品有机碳含量的分析与统计表明,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是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中主要的烃源岩类型,而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仅仅是次要的烃源岩类型。海相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含量与碳酸盐含量呈现弱的负相关性,泥质输入有利于形成高有机质丰度的碳酸盐岩烃源岩,但并不是高有机质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的必要条件,决定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的生产率、有机质的沉积与保存环境。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中并不缺乏高有机质丰度泥岩/页岩类好烃源岩,上、中、下扬子地区主要发育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华南地区主要发育于中、下泥盆统;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于下寒武统、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华北地区为中新元古界洪水庄组、下马岭组。泥灰岩类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塔里木盆地相对比较发育,在中国南方地区只有下二叠统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194.
195.
提要:铜绿山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闪长玢岩,其次是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利用LA-ICPMS和LA-MC-ICPMS对岩石中的锆石进行微区原位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该岩体至少有三次以上的侵入活动,分别为150 Ma、145 Ma和140 Ma,从西到东、由深到浅侧向迁移侵位,分别形成鸡冠嘴矿区深部的石英闪长岩和Ⅶ号铜金矿体,鸡冠嘴矿区较浅部的闪长岩和Ⅰ、Ⅱ、Ⅲ号等铜金矿体,铜绿山矿区及其周边的石英正长闪长玢岩和铜绿山、鲤泥湖、桃花嘴等铁铜矿床。岩浆锆石和继承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等信息显示,岩体的源区物质为混含有少量亏损地幔成分的古元古代(约1730 Ma)下地壳物质,并有中元古代晚期(1100~1200 Ma)和新元古代(800 Ma)地壳物质的加入。不同类型岩石的物源组成有明显差别,并形成不同的矿床。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形成铜金矿床,可能与其岩浆源区物质含有地幔成分有关。在继承锆石中获得新太古代、中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晚期和新元古代五组年龄数据,与宜昌崆岭群TTG片麻岩,京山、宁乡、镇远煌斑岩筒,宜昌莲沱砂岩、石门渫水河组(莲沱组)凝灰岩中的锆石年龄可以对比,表明鄂东南地区与扬子陆块其他地区的地壳演化历史基本一致,深部同样存在古元古代和太古宙基底。  相似文献   
196.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研究表明,其储集岩类型主要为溶蚀(假)角砾岩、粉晶白云岩、藻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储集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研究区岩溶储层的发育及演化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相对较强水动力环境形成藻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发育原生孔隙,为后期强烈岩溶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两幕铜湾运动使灯影组地层抬升,长时间暴露于地表,接受大气淡水、混合水改造,发生表生期岩溶作用。在近地表处形成风化壳,大气淡水、混合水通过风化壳继续溶蚀下覆地层,局部地层溶蚀强烈,垮塌形成岩溶角砾岩,同时在下覆地层中形成大量溶蚀孔洞等次生孔隙。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为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而后期多期次构造作用产生大量裂缝,大大提高了储集岩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7.
煤矿塌陷是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孙村煤矿为例,进行了采空塌陷的危险性预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8.
山西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刚 《山西气象》2006,(4):28-29,46
利用山西省108个气象站1971年~2000年30a地面气候资料,对山西省平均雷暴日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平均雷暴日数总体上为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山区多,中西部盆地和山区少。大同北部,朔州、忻州西部,五台山,晋中的榆社,阳泉的盂县为雷暴多发区,而运城为雷暴发生最少的区域;但各月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夏季为雷暴高发季节,7月最易发生雷暴。  相似文献   
199.
陕西安康—石泉北部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康—石泉北部金成矿带位于南秦岭早古生代裂谷盆地次级单元牛山—赤岩地垒,南北两侧分别以安康断裂和麻坪河断裂为界,典型金矿床有羊坪湾、黄龙、鹿鸣等.早古生代裂谷盆地以发育黑色岩系为特征,普遍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特别是浅变质志留系砂泥质岩和印支—燕山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前者提供金矿源层,后者促使含金热液运移富集成矿.该地区是金矿成矿带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200.
逆子波域消除多次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SRMA(与表面相关多次波的衰减)算法包含预测和相减两步.相减算法中,当多次波与反射波同相轴相交时,如何有效减去多次波、保留反射波,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非正交性对滤波器(逆子波)的影响,可以证明:逆子波因非正交性产生的误差呈近似的高斯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逆子波域(单道自适应相减滤波的滤波算子的集合),利用其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对逆子波进行估计,用逆子波的估计对逆子波进行校正来消除多次波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用SRMA方法预测出表面多次波,并对每一单炮进行单道自适应相减,得到逆子波,形成逆子波域;其次,在逆子波域采用中值滤波,提取接近真实逆子波的逆子波估计;第三,在逆子波域用逆子波估计对畸变的逆子波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校正后的逆子波来衰减多次波.通过简单模型和SMARRT模型的测试,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去多次波,而且在相交的区域,能够保持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并恢复其正确的振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