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1989~1992年台风影响浙江期间,杭州数字化雷达回波及对应的地面58个气象站和156个水文站自记1h雨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在浙江仅有台风单一系统引起降水时,杭州数字化雷达回波强度Z与雨强I.根据Z=A·Ib关系得出Ab系数在不同探测范围的值,以得到ZI关系,并结合雷达回波的移动情况,制作了浙江省台风0~3h雨量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1993年6月29日夜里到30日白天一次影响浙中北地区的梅雨锋上的中尺度云团,通过增强显示的GMS红外云图与杭州713数字化雷达回波资料,揭示了MCC的生消过程。并对MCC源地附近的高空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对以后的业务预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3.
引言 “东风暴雨天气”是指7—9月份发生在对流层低层的偏东气流中,由东风扰动造成的突发性暴雨天气。东风暴雨天气是一种中尺度天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突发性,但它们并非是随机发生和分布的,而是在一定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诊断分析可揭示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特征,从而为该类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提供物理依据。 本文对8例影响浙江的东风暴雨天气过程(最大1小时雨量达20mm且24小时内雨量达80mm以上)进行了诊断分析,以了解这类暴雨天气的环境场特征及产生暴雨的物理机制,进而建立合成的概念模式,可在0—24小时展望预报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4.
滕卫平  杜惠良 《气象》1995,21(7):43-46
应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采取滑动计算区域,通过客观分析流场、气压场和涡度场,并根据其分布特征综合定出风中心。用该方法研制的软件使用方便,具有迅速,及时,客观等特点,对登陆台风定位误差较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航空重力测量中载体运动加速度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重力测量是使用重力仪、GPS及其他传感器测定地球重力场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仪测定包括重力加速度、载体运动加速度以及其他一些加速度在内的总加速度,从观测值中减去利用GPS确定的载体运动加速度,再加上一些改正,得到了重力加速度. 本文推导了确定载体运动加速度的直接解算法的公式,利用某次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分别在静态、动态两种情况下,分析了确定载体运动加速度精度. 结果表明:在静态、60s的平滑间隔条件下,载体加速度的确定精度是0.4—0.9mGal;在动态、90s的平滑间隔条件下,整个飞行测段载体运动加速度的确定精度是1—3mGal.  相似文献   
86.
0216号台风(森拉克)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0216号台风(森拉克)的移动路径,应用MM5对其路径进行模拟,结合GMS逐时的云图资料和其他观测资料,分析其移动路径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当台风进入弱环境场后,台风东部的热带中尺度低涡与台风互相作用,产生了藤源效应,使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台湾岛地形、沿海槽和台风东侧的新生高压脊是使台风再次向西北移动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以后类似的台风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垂直加速度是航空重力测量的重要改正项之一。文中概述了利用GPS确定加速度的基本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GPS确定垂直加速度的精度,并利用航空重力测量实测数据,比较分析了惯常使用的3种垂直加速度确定方法.得出了若干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8.
阿根廷《民族报》报道大海在降低水位。尽管有些灾难性预言说,由于温室效应,海平面将上升,海滩和邻近大海的土地都将被大海吞没。但是最近5000年的记录表明,南半球的海平面正在下降。 这一惊人的结论是拉普拉塔海国立大学海岸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费德里科·伊斯拉在第二次地理科学和全球变化讨论会上宣布的。  相似文献   
89.
根据自主海洋测高卫星发展需求,设计了双星串飞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下2.3 a时间可满足全球海洋区域1'×1'分辨率的地面轨迹覆盖要求。首先,将测高卫星重力场反演分为不考虑轨道运行特点(思路1)和考虑串飞轨道运行特点(思路2)两种思路,利用逆Vening-Meinesz方法开展了正态分布下随机误差传播的仿真计算,获得了两种思路下对应的误差指标。以该误差指标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双星串飞模式下两种重力场反演思路对应的精度指标。其中,反演思路2充分利用了串飞模式双星东西方向地面观测值可以进行相对定轨的特点,并考虑到近距离条件下传播误差、地球物理改正误差的系统误差特性,因此反演思路2的垂线偏差精度较反演思路1有了一定的提高,其重力场反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思路1的反演方法,2.3 a时间可获得1'×1'重力异常精度为6~10 mGal,4.6 a时间可达到4.2~7.1 mGal;利用思路2的反演方法,2.3 a时间可获得1'×1'重力异常精度为3.9 mGal,4.6 a时间可达到2.8 mGal。  相似文献   
90.
王威  肖云  葛修润  王水林 《岩土力学》2012,33(4):1275-1280
在充分研究了水电工程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水电工程数据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网格分块的三维地质体建模方法。并根据地表数据和地质数据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基于等高线切割的地表数据分块算法以及基于钻孔数据分布特点的地质数据分块算法,进一步利用边界缝合方法解决了分块引起的裂缝问题。在建立好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网格分块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网格分块的快速开挖算法。并分析了网格分块建立的地质模型比传统的地质模型的优势。通过西南某水电枢纽工程实例,检验了网格分块地质体建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