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北极地区楚克奇海域一次强逆温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获得的大气边界层资料,分析了楚克奇海域夏季一次强逆温过程.考察期间楚克奇海域上空的大气逆温强度(6.3℃/100 m)远远超过了北极地区夏季的气候平均值(0.5℃/100 m),该大气逆温存在明显的日变化,逆温强度自当地时间00时到18时逐步减弱.考察期间同样存在强大的逆湿结构,逆湿层内最大湿度差为6.4 g m-3.稳定边界层内大气向地面输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输送最大值出现在夜间.研究同时段的大气环流资料后表明,考察区域西南的暖湿气流及其变化是造成此次夏季强逆温及其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针对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对北斗二号(BDS-2)和北斗三号(BDS-3)短基线相对定位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国际GNSS服务(IGS)跟踪站组成的5 km和10km两条短基线,分析了QZSS、BDS-2、BDS-3不同组合短基线相对定位精度.经研究发现,QZSS能有效改善BDS-2和BDS-3卫星可见数与卫星空间几何构型,而BDS-2/BDS-3组合下的卫星可见数与卫星空间几何构型优于任一单系统.在定位精度方面,QZSS与数据缺失情况下BDS-3组合定位精度与BDS-2相当,同时QZSS能有效提升BDS-2和BDS-2/BDS-3相对定位精度,而BDS-3对BDS-2定位精度的提升要优于QZSS.   相似文献   
83.
地形对黄土高原滑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辨率地形与影像数据的缺乏已成为研究地表现象、特征与过程的重要瓶颈。低成本无人机设备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打开了地学领域获取高分辨率数据的大门,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与灾害编目的精度与效率。本文通过无人机野外调查和遥感室内目视解译,构建了一个包含307个黄土滑坡属性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地形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归纳了黄土滑坡样本数据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地形对黄土滑坡分布的影响,阐述了地形相对高差对最长滑动距离、滑坡周长、滑坡面积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传统经验公式拟合的滑坡规模快速预测公式。结果表明:① 滑坡规模—频率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不同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周长的黄土滑坡数量分布均呈现正偏态分布,而不同面积的滑坡数量分布则服从幂函数分布;② 地形对黄土滑坡发育控制作用明显,不同地形高差、平均坡度、坡形的斜坡单元滑坡发育数量差异较大;③ 地形相对高差与滑坡的最长滑距、周长和面积的拟合曲线很好地符合幂律分布规律,但不同地形区的拟合效果有所差异,黄土丘陵区拟合效果最好,黄土高原全区次之,黄土台塬区最差;④ 本文建立的黄土滑坡规模快速预测模型,为黄土滑坡灾害调查提供了经验公式支撑。  相似文献   
84.
Changes in ocean heat content(OHC), salinity, and stratification provide critical indicators for changes in Earth’s energy and water cycles. These cycles have been profoundly altered due to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ses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substances by human activities, driving pervasive changes in Earth’s climate system. In 2022, the world’s oceans, as given by OHC, were again the hottest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and exceeded the previous 2021 record maximum.According to IAP/CAS data, ...  相似文献   
85.
基于Arc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离线编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统的外业调绘模式逐渐向内外业一体化模式转变。本文以地理国情内外业一体化系统为依托,重点研究了ESRI的离线编辑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Arc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实现的离线编辑功能,以面修形算法为例,在细粒度的几何编辑基础上实现了常见的外业编辑业务。  相似文献   
86.
重点介绍广东省气象台开发的SWIFT(雨燕)业务平台的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和系统关键支撑技术。该系统架构分成数据源、气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服务组件和WEB应用等5层。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实况观测与统计、强对流监测预警、数值预报、台风预报等。关键支撑技术包括雷达回波的外推技术、雷达回波外推和数值模式融合技术、数值模式解释应用技术。另外,采用数据库和NetCDF文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存取数据,自主研发多线程色斑图渲染技术和等值线追踪技术,提高平台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7.
The 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demanding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 are of great interest. Here, we report on our reinvestigations and dating of the Nwya Devu site, located nearly 46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A new microblade techno-complex was identified on a lower lake shore at this site,distinc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blade tool assemblage. These two lithic assemblages were dated to 45.6±2.6 and10.3±0.5 ka using opt...  相似文献   
88.
1. Overview In June 2021, the 16th Workshop on Antarctic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WAMC) and the 6th Year of Polar Predic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YOPP-SH) Meeting (http://polarmet.osu.edu/WAMC;021/) were held online and hosted by the Polar Meteorology Group at Byrd Polar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er,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Ohio (Fig. 1).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影像局部兴趣目标授权使用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提取遥感影像上的局部兴趣目标作为待隐藏的信息,并在原始图像上对该目标进行变形处理,然后利用可逆整数线性变换实现待隐藏信息的调制嵌入,授权用户能够完全无损重建原始遥感影像。算法为盲算法,具有较大的嵌入容量,含隐藏信息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较高,并且可以有效抵抗剪切及椒盐噪声等攻击。  相似文献   
90.
乌伦古湖是我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同时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二大湖泊和主要渔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区水体营养状况、生物群落组成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揭示该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设28个采样点对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