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海洋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采用2011—2016年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北部湾沿海6个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对北部湾沿海出现大雾时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形势进行了分类总结,探寻北部湾发生海雾时各类型天气系统的共同特点。结果表明:北部湾海雾的天气环流类型可分为西南倒槽型、入海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静止锋型、冷锋前部型和高压底部型,其中西南倒槽型、入海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静止锋型是4种主要的环流型,造成的北部湾海雾日数相对较多,而冷锋前部型和高压底部型造成的海雾日数较少;西南倒槽型、静止锋型的海雾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较低,高压底部型的海雾消散较快;地面风速小、500 hPa高空存在偏西或西南急流、大气层结稳定是海雾出现时各类天气型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目前各台站所能采集的多种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综合考虑了包括气温的气候分布特征、锋面南下的温度平流作用、晴雨天气状况下的辐射作用和绝热变化等多种因素对未来气温(包括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的影响,找出气温预报因子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13.
"碧丽斯"台风暴雨影响广西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发生在广西境内由台风减弱的低压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eθ面陡峭密集区附近,eθ陡立密集区附近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当对流层低层M PV 1<0,同时M PV 2>0时,暴雨易发生,暴雨产生在高低空正负湿位涡柱的下方;对流层高层高值湿位涡下传,使得对流层低层稳定度降低,导致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利于暴雨产生。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不稳定能量在释放的同时不断得到补充,使得暴雨增幅。  相似文献   
14.
李生艳  丁治英  周能 《台湾海峡》2007,26(2):204-212
本文用MM5模式模拟了0307号台风“伊布都”影响广西的暴雨过程.其结果表明:副高西侧偏南风急流的加强为广西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台风环境风场的不对称结构导致其暴雨的不对称分布.盂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一带维持强盛的西南风急流,为台风南部维持强的涡度中心提供了大尺度的背景场.涡度空间分布的不对称是造成台风南部暴雨的主要原因.本次桂南暴雨的水汽源来自盂加拉湾,中南半岛水汽输送通道明显;过程前期螺旋度高低空负、正垂直螺旋度配置十分有利于系统自身的发展及暴雨的维持;对流不稳定度的增强和湿斜压涡度的发展,导致中低层湿位涡的增强,有利于降水加剧.  相似文献   
15.
弱环境风场条件下华南西部大范围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CMWF 2.5 °×2.5 °资料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16例在弱环境风场条件下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9月汛期期间,华南西部基本上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下,一旦具备有一定的动力触发机制,即使在850 hPa无低空西南急流配合的弱环境风场条件下,依然可以产生大范围的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在弱环境风场条件下产生大范围的暴雨天气,主要取决于在短时间内中低纬度出现异常环流,表现为华北槽或高原槽在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发展加深,同时在华南西部的低层流场中出现低涡切变或气旋性拐点,气流辐合,水汽充沛,为暴雨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广西境内的风垂直切变小,以及涡度、散度等物理量特征与暴雨过程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对照作为分析依据 ,建立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 ,结合预报指标、相关因子普查 ,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广西 89站逐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及霜冻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8.
08.6广西连续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每6h一次的NCEP1×1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8日。18日广西连续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空急流右侧维持强辐散场,500hPa中、低纬广西维持低压槽区,中、高纬东亚大槽和其后部阻塞高压形势维持,贝加尔湖以西宽广的槽区不断有小槽分裂东移,低空西南急流...  相似文献   
19.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0809号强热带风暴"北冕"路径和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北冕"登陆后路径发生左折进入北部湾的主要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影响,(2)"北冕"结构不对称,(3)辐合带吸引作用及"双台风"效应,(4)"北冕"环流东北风分量大于西南风分量,(5)沿海地形作用;"北冕"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是,(1)热带辐合带在华南沿海活动,(2)西南季风爆发处于活跃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广西气象台新型预报业务流程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功能。该流程投入使用后,使预报员基本摆脱传统的纸上作业,转向计算机工作平台,实现了预报作业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