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利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准确估算内陆河流域蒸散发与农业灌溉效率,对研究内陆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SEBAL模型,对2017—2018年疏勒河流域蒸散量进行定量估算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降水量与净灌溉水量数据,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的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 疏勒河流域2017—2018年日均ET呈单峰变化趋势,最大值为6月的5. 03 mm·d–1,最小值为12月的0. 55 mm·d–1,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 疏勒河流域四季ET差异显著,夏季ET达到最高的201. 83 mm,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为53. 92 mm;ET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流域上游ET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3) 昌马灌区各灌溉时段不同的灌溉水量造成了各灌季蒸散量的差异,灌区ET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灌区边缘。(4) 昌马灌区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春灌、夏灌、秋灌和冬灌分别为0. 76、0. 71、0. 69和0. 55,年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 67。  相似文献   
62.
以磷脂质量分数为0.05%,0.33%,0.65%,0.96%,1.23%,1.55%,2.08%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分别饲喂刺参幼参(平均体质量为0.8 g),饲养31 d后,测定刺参的增重率、成活率、体成分以及实验刺参体内的磷脂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磷脂的含量对刺参生长和体内磷脂质量分数有明显影响.随着饲料中磷脂质量分数的增加到0.65%时,实验刺参的增重率逐渐增加到最大值111.13%,而后则不再增加;刺参体内的磷脂质量分数在饲料中的磷脂质量分数达到0.33%时即接近最大值,达到3.20%,而当饲料磷脂质量分数继续升高时,也不再明显增加.实验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及粗灰分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刺参对饲料磷脂的需求量应为0.65%.  相似文献   
63.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高校的吸引力已不仅由师资力量决定,校园环境、合理的景观布局也成为招生的主要吸引源之一。校园景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活动与行为,构建一个风景优美、格局合理的校园非常重要。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解决人地关系的矛盾,建设与人和谐的校园已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生态景观实际,运用斑块、基质、廊道理论,对景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为提高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培育效率,本研究以3种培育模式(下降流、上升流和静水)、6个水流量梯度(20、35、50、65、80和95 mL/s)和6个培育密度梯度(2.5、5、7.5、10、12.5和15个/mL)对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苗种中间培育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苗种中间培育时,上升流和下降流均比静水培育效果好,培育前5天采用下降流、第6~29天采用上升流时,稚贝生长快、死亡率低;水流量小于65 mL/s时,随水流量的增加,稚贝生长加快,死亡率降低,水流量在65~80 mL/s时,单体牡蛎稚贝生长存活最优,第29天时最大壳高达(1534.81±65.23)μm。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稚贝苗种中间培育时,随着培育密度的增大,挤迫效应逐渐显现,密度为7.5个/mL时,死亡率相对较低,且稚贝生长速度快,在第29天时稚贝壳高最大可达(1520.63±51.72)μm。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规模化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稚贝中间培育时,采用上升流和下降流相结合的流水培育方式,适当增加水流量,及时疏散密度。本研究优化了单体“海大1号”长牡蛎室内培育模式,为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提供了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基于Spatialite轻量级空间数据库的GIS数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GIS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时都是将两者分开存放和管理,而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本文将Spatialite空间数据库嵌入到GPS/PDA的GIS外业土地调查系统中,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中管理,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共享性和完整性,并结合外业土地调查系统,分析了在数据存储、查询与显示过程中空间数据库的操作。  相似文献   
66.
1105号强热带风暴"米雷"于6月26日21时10分在山东省荣成市沿海登陆。"米雷"给天津沿海造成了一次较强的台风风暴潮过程,此次增水过程并不是由偏东大风引起,而是由强热带风暴的路径及登陆时间起决定性因素。通过对此次过程的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总结此类过程的预报经验,提高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67.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随继  李玲  颜明 《地理研究》2013,32(3):395-402
黄河中游产流量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鉴于迄今有关气候及人类活动对该区产流量减小的影响比重仍存争议,本研究利用累积距平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60年来的产流量变化趋势,识别出1971年和1985年两个拐点年份,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SCRCQ)估算了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在产流量变化中的贡献率。与基准时期1950-1970年(TA)相比,在不考虑蒸散量影响的情况下,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1971-1985年(TB)分别为25.94%和74.06%,在1986-2009年(TC)分别为25.13%和74.87%;如果考虑蒸散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在TB和TC时期分别增大到91.74%和93.41%。显然,人类活动是该区间地表产流量减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方式是拦蓄滞留,这些拦蓄滞留的水量大多数最终通过蒸散作用而从地表径流循环进入大气循环,即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地面自动站蒸发量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元品  李玲 《贵州气象》2004,28(6):33-34
为使自动站蒸发量的观测更加准确,真正反映本地的蒸发量,减少人为误差,对自动站蒸发量的观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9.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天津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的水质数据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天津疏浚物海洋倾倒区水质总体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b、石油类为该海域主要污染物,倾倒区各污染物指标满足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对倾倒区水质的相关规定。通过比较发现:单因子指数法适用于对单个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进行统计,模糊综合评价法则适用于对整体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0.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岸摆动速率变化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随继  李玲 《地理学报》2014,69(3):399-408
研究选取黄河银川平原全长196 km的河段,以1975 年、1990 年、2010 年和2011 年四个年份的卫星影像数据绘制的左右河岸线,与设立的平均间隔为1.3 km的153 个河道固定横断面的交点位置的变化,估算了1975-1990 年、1990-2010 年和2010-2011 年三个时期的河岸平均摆动速率。结果表明,该河段左岸以向右摆动为主,在上述时期左岸总的平均摆动速率分别为36.5 m/a、27.8 m/a 和61.5 m/a;右岸在1975-1990 年以向右摆动为主,此后则以向左摆动为主,其摆动速率分别为31.7 m/a、23.1 m/a 和50.8 m/a。在1975-2011 全部36 年间,左右河岸的年均摆动速率分别为22.3 m/a 和14.8 m/a。河岸摆动速率在A、B、C三个河段相差悬殊,在1975-2011 的36 年间,左岸向左和向右的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7.6:4.6 和1:1.7:3.8;右岸向左和向右的平均摆动速率之比为1:1.8:1.2 和1:5.6:17.7。显然,无论左岸右岸,它们在A段的摆动速率最小,向左摆动速率最大的出现在B段,而向右摆动速率最大的则是C段。河岸摆动速率在时序上的增大现象主要受制于人类筑坝蓄水等引起汛期流量的逐渐减小,而空间变化主要受制于河岸物质组成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