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重力异常视深度滤波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观测面以下位场场源体产生的异常,设计了一种波数域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可在无需岩石物性资料的前提下用于位场数据的反演.对位场资料用解析法和差分法上、下延拓,以消除浅表干扰源的影响,并最后下延至观测面以下,根据下延后场的极值确定场源的质心深度.理论模型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人类利用海洋,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然而就我国而言,真正认识海洋并将其提到经济领域去开发却为时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毋庸置疑,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海洋。大海不仅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而且以其丰富的蕴藏惠赠于人类。正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黄渤海在对虾、小黄鱼、带鱼等传统主要渔业资源相继衰退的情况下,鲅鱼成了可以替代的唯一大型经济鱼类资源。据统计:1995年以来,黄渤海每年捕捞产量唯一超过10万吨的经济鱼类就是鲅鱼,1997年更是达到18万吨。然而,百姓们在吃到物美价廉的鲅鱼时,却不曾想到这一经济鱼类也正面临着衰竭的危险。有的渔业研究人员则坦言,如果鲅鱼资源继续遭受更严重的破坏,黄渤海渔业生产将步入  相似文献   
104.
李明 《海洋信息》1999,(9):20-20
自1997年以来,我国北方沿海栉孔扇贝相继发生大面积死亡事件。据了解,仅山东省经济损失就近40亿元,尤其是视栉孔扇贝为衣食父母的长岛县,1997年和1998年两年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严重影响了长岛县人民的切身利益。栉孔扇贝的大量死亡,也对整个山东省沿海扇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105.
花管土钉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中,但其抗拔承载机理尚不明确。根据花管土钉的支护原理,分析其三种破坏形式,提出花管土钉的四个受力阶段;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将滑动土体上方看作均布荷载,推导出花管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兰州某基坑实例,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的花管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本文计算方法进行拉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花管土钉的破坏模式主要为花管杆体被拉断、出浆锚固体被剪断及出浆锚固体前端土体变形过大;花管土钉的四个受力阶段包括静止阶段、塑性区产生阶段、塑性区扩张阶段和破坏阶段;在花管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组成中,出浆锚固体提供的抗拔力所占比重随花管埋深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是花管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6.
罗永刚  朱伟  李明  代晓炫  肖曼 《湖泊科学》2013,25(3):386-391
针对群体形态对微囊藻昼夜间上浮下沉规律的影响问题,利用柱状培养装置对室内培养的单细胞、群体细胞以及在太湖采集的群体细胞进行了昼夜间分层观测实验,探讨了细胞形态对微囊藻垂向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迁移规律,但无论是室内培养群体细胞还是太湖采集的群体细胞,都未观察到显著的昼夜上浮下沉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太湖采集的群体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漂浮特点.由此认为,室内培养的细胞与实际湖泊细胞之间存在比重上的差异,群体的大小对于上浮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锦州湾表层海水微塑料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微塑料是全球关注的新兴环境问题,海湾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成为微塑料分布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以锦州湾为研究海域,于2017年10月布设了11个点位开展表层海水微塑料样品采集,在实验室采用湿式氧化法开展样品前处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鉴定微塑料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水体微塑料平均丰度为(0.93±0.59)个/m3,微塑料数量占全部塑料样品的96.2%。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和聚乙烯,分别占55.0%和23.5%;线状和片状塑料的比例最高,分别占41.7%和26.2%;白色、蓝色和半透明微塑料分别占35.1%、26.0%和21.4%。受水动力条件和陆域河流输入等影响,锦州湾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北部偏高,向南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8.
基于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布放在北极随海冰漂流的自动气象站和温度链浮标获取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北极高纬度区域的大气特征和海冰生消过程。根据海冰的漂移轨迹分为两个阶段分析,第1阶段,海冰主要向东南漂移;第2阶段,海冰主要向东北漂移。第1阶段观测的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6℃和93%,第2阶段观测的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29.3℃和76%,第2阶段平均气压高于第1阶段。海冰的漂移轨迹主要受到波弗特高压外围气流的影响。利用自动气象站漂移轨迹计算得到海冰漂移速度,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海冰漂移速度比较显示,两者纬向速度更为接近。海冰在第1阶段以融化为主,海冰厚度略有减小,8月份海冰生长率为–0.11 cm/d;海冰的生长过程主要发生在第2阶段,1–3月生长率均超过0.9 cm/d,2019年3月海冰生长最快,平均生长率为1.3 cm/d,海冰的增长一直持续至观测结束。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传统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中,基于经验选取常值遗忘因子,不能自适应时变量测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因子的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并应用于船载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动态对准。首先利用变分贝叶斯方法近似噪声的后验分布,估计时变量测噪声和状态向量后验分布。其次通过噪声方差时变强度构造可变因子,实现自适应调整变分贝叶斯参数。最后给出了基于可变因子的GNSS/SINS海上动基座对准流程及算法。船载实测数据表明,所提算法在时变方差下,较卡尔曼滤波和传统贝叶斯滤波方位角误差收敛到0.5°范围内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52%和44%;横滚角和方位角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57%、46%和13%、9%;东向和北向速度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56%、68%和51%、22%。  相似文献   
110.
自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引起无锡供水危机后,在太湖流域及湖区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以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各设置3个采样点,自2010年4月起每月2次监测太湖水质.结合水文气象数据及无锡市环境监测站和太湖局的同期数据,明确太湖自2010年以来,水质整体良好,总氮浓度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总磷浓度在2014年前也是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2015和2016年有所回升,回升比例约为15%~20%.2015和2016年总磷浓度出现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这2年的2次大洪水过程携带大量N、P进入太湖湖区,洪水消退过程中,N大多以溶解态排泄出湖区,而P则由于大多数以颗粒态存在,逐渐沉积到湖泊中,随着微囊藻生长消耗水体溶解态P以及水体pH和溶解氧的变化逐渐释放到太湖水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