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究土壤水分和盐分对山东省胶州市东端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沼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选取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4种指标,研究不同水、盐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16种水、盐条件下,土壤中粒径小于0.25 mm团聚体含量最大,为33.90%~66.6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总体增加;随着土壤含水率增大,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都呈单峰型变化,当土壤含水率为30%时最大;随着土壤含盐量增大,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都在减小;分形维数与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两者显著负相关。土壤不同水、盐含量对芦苇盐沼土壤中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影响显著,相对于高水、高盐(土壤含水率为60%、土壤含盐量为2.4%)条件,土壤含水率为30%、土壤含盐量为0.9%更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42.
43.
陈鹏  王勇  张青  李悦 《干旱区地理》2020,43(2):434-439
风云三号D星(FY-3D)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MERSI-Ⅱ)是其携带的核心传感器之一,MERSI-Ⅱ实现了云、气溶胶、水汽、陆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等大气、陆地、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选取2018年7、8月无云时相的FY-3D/MERSI-Ⅱ数据对天山中段终年积雪进行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的计算。结合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利用混淆矩阵对FY-3D/MERSI-Ⅱ数据计算结果与同期MODIS日积雪产品数据MOD10A1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Y-3D/MERSI-Ⅱ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855,MOD10A1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820,FY-3D/MERSI-Ⅱ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比MOD10A1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高0.035。FY-3D/MERSI-Ⅱ的Kappa系数平均值为0.659,MOD10A1的Kappa系数平均值为0.558,FY-3D/MERSI-Ⅱ的Kappa系数平均值大于MOD10A1的Kappa系数平均值。故FY-3D/MERSI-Ⅱ数据提取积雪覆盖面积精度更高,更接近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目视解译结果。  相似文献   
44.
半干旱生态系统土壤呼吸(Rs)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在中国半干旱草原设置不同氮添加水平(0、2、4、8、16、32 gN m-2 yr-1),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湿度、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土壤理化性质与地上生物量等指标,探讨氮添加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无机氮(IN)的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地上生物量(ABM)无显著影响。氮添加降低了磷脂脂肪酸(PLFAs)的总量,降低了真菌细菌比(F:B),提高了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比(G+:G–)。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N2、N4、N8、N16和N32处理下的土壤呼吸分别比对照N0变化了–2.58%、14.86%、22.62%、23.97%和19.87%,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氮添加通过降低PLFAs总量和改变微生物组成降低土壤呼吸。氮添加对温度敏感性(Q10)、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氮添加减轻了土壤碳的损失,且不会改变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45.
The removal processes of major seawater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Bohai Sea include sea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Bohai Sea and the Northern Yellow Sea,cation exchange,interstitial water burialand spray,formation of illite,sepiolite,sulfate and sulfur,and carbonates.The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based on these processes is very applicable to the Bohai Sea.  相似文献   
46.
地域资源有限性,市场开放性,需求多样性,选择的自由性等因素决定了一地旅游产品要拥有旺盛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地区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是必然之选。基于此,在对两地旅游产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旅游产品市场、旅游产品类型结构、区际旅游产品3方面给出了各自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47.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拉活经济;另一方面又可使原有湿地复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空气净化、环境改良。依据“泛绿色设计”规划理念,提出大庆油田湿地公园建设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设计原则等,对大庆油田湿地公园从行为规划、公园景观、服务设施、防洪功能4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8.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陆生生态系统中极为活跃的有机组分,是土壤圈层与相关圈层(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发生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与土壤有机碳其他组分相比,DOC对土壤质量变化、环境因素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因此土壤DOC的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了土壤、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土壤DOC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DOC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生物因素植被和土壤微生物控制着土壤DOC的输入和输出;非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作用于微生物活性、植被生长及其他过程而间接地驱动着土壤DOC的动态变化;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DOC的影响通常表现为综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土壤DOC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两点建议,即应用模型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统一DOC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9.
对中国九大古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选取3个二级指标(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旅游发展现状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生态环境竞争力)25个三级指标,构建古都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古都2011年旅游竞争力进行排名,结果显示九大古都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大同旅游业竞争力较弱,应采取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首先建立入境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入境旅游发展定量评价,进一步分析辽宁省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差异,并试图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开放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