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ECP1o×1o资料,对山东半岛2005年、2008年、2010年的几次典型冷流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冷流暴雪的高空形势主要分为高空冷涡型和高空横槽型。高空冷涡型较高空横槽型降雪量偏大,暴雪站点多。高空冷涡型500hPa层以上的位涡值较高空横槽型偏大,高层位涡有利于低层正涡度的加强,促使低层产生低压环流,产生辐合上升运动, 上升速度加强了海面水汽的抬升,故高空冷涡型上升速度较高空横槽型强,相对湿度大值区面积较大,高空冷涡型较高空横槽型更容易产生暴雪过程。  相似文献   
132.
133.
准确获取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是防治瓦斯灾害的关键环节,现阶段仍需探寻测量准确、经济投入小、测定周期短的瓦斯压力测定手段。基于深部煤层原位保压取心原理技术,提出了深部煤层原位瓦斯压力计算方法并形成其测定流程,构建了保压空间内瓦斯压力演化数值模型,对比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探究煤层不同原位瓦斯压力下保压空间内瓦斯压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保压空间中瓦斯压力示数并非煤层原位瓦斯压力,当保压空间中压力示数为0.3 MPa时,煤层原位瓦斯压力约0.38 MPa;保压空间中瓦斯压力平衡值越大,原位状态游离瓦斯占比越大,平衡后游离瓦斯质量占比也越大;随着保压空间中瓦斯由原位状态向新平衡态转换,游离瓦斯质量占比逐渐增加,吸附态瓦斯质量占比则相应减小;保压空间内瓦斯压力演化规律分为3个阶段,自取心完成后分别经历瓦斯压力快速增加、缓慢增加以及最终平衡阶段;基质内吸附态瓦斯压力缓慢衰减,游离态瓦斯压力快速衰减,保压空间内瓦斯压力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最终达到压力平衡;煤心渗透率越大,保压空间中瓦斯压力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但其保压空间中瓦斯压力最终平衡压力与煤心渗透率无关。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对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南西段的浦北、旧州、台马、大寺、那垌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台马岩体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3±3)Ma,与其它岩体同属早三叠世花岗岩。所有这些岩体均主要由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部分含麻粒岩包体。它们均属强过铝质花岗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同时,它们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相对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明显(Eu/Eu*=0.30~0.54),具典型的S-型花岗岩特征。岩体的锆石εHf(t)值均为负值,集中在–16~–6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6~2.3 Ga之间。综合上述结果推测,大容山—十万大山S-型花岗岩,为地壳减压松弛的构造背景下,地幔或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地壳中的中元古—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发生高温熔融作用的结果,其成因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5.
受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大地中岩(矿)石电阻率是一个与频率、电化学性质等因素有关的复电阻率。接收到的电磁场信号中,包含了电磁感应效应以及激发极化效应双重因素的影响。将cole-cole复电阻率模型引入二维线源可控源正演理论,加载伪delta函数,实现了含激发极化效应的线源可控源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极化参数的二维地质体线源可控源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线源可控源响应对IP效应反映明显,视电阻率出现增高的特征;低阻高极化相对于高阻高极化模型受IP效应影响更大,从低阻中提取IP效应更加乐观。该研究为实现从复杂地质条件下CSAMT信号提取IP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在煤田地质勘探钻井测井过程中,因钻井井壁坍塌掉块、砂桥遇阻等因素,造成测井仪器遇卡。如果遇卡的仪器为带放射源的探管,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篇文章通过对测井仪器的遇卡种类、遇卡的具体原因、解卡的理论分析、解卡的处理方法、打捞方法、预防遇卡事故的措施以及一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测井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使测井事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7.
山东半岛及其近海大雾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71~2000年30 a气象整编资料对山东半岛威海、青岛、烟台地区所有观测站进行大雾天气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出现大雾的次数最多,南部沿海次之,北部沿海较少,海雾常见的季节是春夏两季,出现最频繁的月份为7月,冬季最少;夜间出现大雾的日数较白天明显偏多。重点对经常出现海雾的成山头、石岛、青岛3个沿海站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一日中早晨6~7时是出现海雾最多的时次,11~17时海雾出现最少,夜间又开始增多。南到偏东南风有利于暖平流和水汽的输送,弱的流场有利于大气层结的稳定,适宜的海温都容易产生沿海大雾。  相似文献   
138.
随着海洋沉积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近年来海底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海洋微体化石的分析研究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依据“东方红”调查船一九八一年在我国黄、东海部分海区所取得的46个站  相似文献   
139.
这里研究层状极化介质激发极化效应特征。首先,在忽略电磁效应的情况下,用柯尔~柯尔模型表征极化介质复电阻率,计算三层不同地电断面复电阻率的振幅和相位随极距变化的曲线;然后,分析极化层不同充电率和不同时间常数、不同激发频率和极化层不同埋深,对测深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极化层埋深与极距的对应关系。这些工作都能够为野外开展复电阻率测量和资料解释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0.
Ten full-scale steel beam-to-column moment connections used in moment-resisting frames (MRFs) were tested to study the failure process, failure mode, strength and plastic rotation capacity. The specimens include one traditional welded flange-bolted web connection, one traditional fully welded connection, four beam flange strengthened connections, three beam flange weakened connections, and one through-diaphragm connec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nections with flange cover plates or with partly cut beam flanges satisfy the beam plastic rotation demand for ductile MRFs. From the measured stress profiles along the beam flange and beam web depth, the mechanics of brittle fracture at the end of the beam is discussed. Design recommendations for steel beam-to-column moment connectio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