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4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 4年 5月 5日太阳东边缘土墩日珥的Hα单色像和D3线被观测到了。D3发射线由两部分组成 :主成分和致宽成分。本文利用双层模型方法对该土墩日珥的 1 7条D3发射线成功地进行了计算 ,给出了D3线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 :日珥的D3发射线主要由热的多普勒致宽和微观湍流致宽所致 ,其它致宽机制的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日珥谱线自反变与源函数变化有关,本文利用分层源函数形式探讨了源函数变化形式与日珥谱线自反变的关系,结果发现,谱线发生自反变时,源函数只能向日珥内增加,理论上讲,中心源函数可以是边缘的〉1.0 ̄∞倍。  相似文献   
13.
目前观测的CME(日冕物质抛射)是其在天空平面的投影,这就导致CME的观测参量与真实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观测到的CME速度一般要比CME的真实速度小.运用基于锥状模型对CME的速度进行投影改正的方法,分析1996年9月到2007年9月(将近1个活动周)SOHO/LASCO日冕仪观测到的1 691个仅与耀斑相关的CME(简称FL类CME)和610个仅与暗条爆发相关的CME(简称FE类CME)投影改正前后的速度分布,得到如下结果:(1)投影改正前后,FL类CME和FE类CME的速度分布非常相似.且投影改正前后,两类CME的平均速度几乎相同; (2)投影改正前后,FL类CME和FE类CME速度的自然对数分布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4.
15.
1990年8月29日在太阳东边缘(E90;S12,NOAA/USAF6241)爆发了一个龙卷日珥,本文对这个龙卷日珥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分析和光谱诊断,结果表明:(1)龙卷日珥有规则地螺旋运动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日珥内物质无规则地纷纷下坠,这种螺旋运动可能是带电粒子漂移运动产生的电场与日珥内冻结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2)龙卷日珥形态快速变化,最后呈规则的环状结构;(3)龙卷日珥的形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局部区域磁场结构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磁场结构模型,对观测结果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17.
在研究暗条、耀斑等日面活动体的光谱时,观测谱线上都叠加上一定强度的背景光影响。如何消去这种影响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目前,经典的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减法消去法,这种方法广泛为国内学者采用;第二类方法是除法消去法,即国外学者提出的(微)方模型方法。本文通过误差传递方法,比较了上述二大类方法,结果发现,所有方法的误差传递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微)方模型的背景光误差可能要小些,至少从理论上讲要处理得合理些,因此(微)方模型要优越些。然而,从根本上讲,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太阳圆面背景光处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用单纯形法拟合日珥谱线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可军  丁有济 《天文学报》1992,33(2):171-178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天文台1964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与《Solar-GeophysicalData》上对应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云南天文台的黑子相对数,在整体上及各个太阳活动周内与《Solar-GeophysicalData》上的数据在较大程度上是线性相关,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在第21太阳活动周内,二者符合得极好,第20太阳活动周内,符合较较好(统计上略微偏小),第22太阳尖  相似文献   
20.
黑子相对数与黑子群在日面纬度上分布的蝴蝶图表征着太阳长期活动演化的特征,本文主要对这二者尤其是后者进行了研究。太阳活动在日面上分布表现为不对称,这是近30年太阳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太阳活动的南北半球分布不对称性的确存在,是否存在东西半球分布不对称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在日面经度上的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本文还利用太阳22周活动极大时期X射线(Imp≥M1.0)耀斑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对称演化特征,发现不对称性并不是事件活动剧烈程度的函数。统计分析表现21周太阳活动既不是已往方面中所述的南半球占优,也不是北半球占优。本文总结了以往对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研究的结论,也分析了黑子面积描述的活动周期特征,发现可用一个二参数函数来描述太阳活动周,这个结论对太阳长期活动预防是有用的。本文还详细解剖了蝴蝶图,揭示了其所含的物理信息,同时将不对称研究引入到这种解剖工作中,或是定量再现已有的一些定律,一些效应,或是揭示一些新的长期活动特征。本文最后对太阳长期活动预报方法和预报结构进行了总结,21-23周的预报事例说明前兆因子方法比其它方法要好。本文用Moscow中子监测值对23周作了预报,其峰值为151.1(月平均黑子相对数),对23周事例的总结分析表明其峰值为16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