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乌蒙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难度大.本文综合分析、研究了当前山区物探找水方法的现状,总结各物探找水方法的优点、缺点;以经济、高效为原则,优选出高密度电阻率成像、密集型激电测深和视电阻率测井等3种综合物探方法组合,开展探采结合井位确定;从定性─定量─验证等三层次,提出有效地地球物理找水方法技术组合: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定性分析地层,密集型激电测深工作定量分析含水地层,视电阻率测井资料进行验证.利用反射系数法、衰减度等新技术进行资料综合处理与解释,准确地对探采结合井进行定位.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密集型激电测深得到的含水层与钻孔实际深度误差均小于5%,证明该方法组合能经济、快速、有效地确定基岩、含水性地层的深度;计算了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得到的地层层位深度转换为真深度的校正系数,为该区物探找水勘查积累了经验,为该区域地下水勘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2.
运用湖泊营养状态指数判断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并根据湖泊的水质、沉积物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现状和特点,运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江中游地区江汉湖群37个湖泊的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价.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调查结果表明,海口湖处于中营养状态,18个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18个湖泊处于超富营养化状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37个湖泊中,处于健康状况"优"的湖泊只有海口湖,处于健康状况"良"的湖泊有5个,分别为东西汊湖、花马湖、梁子湖、童家湖和涨渡湖,其余31个湖泊均处于健康状况"差"的状态.经过与湖泊营养状态指数的对照,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观赋权的专家评分的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汉湖群湖泊水生态健康状态的评价效果相比客观赋权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更贴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3.
长江流域安徽段2016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堂  李京兵  方泓  顾李华  史俊  朱琼  吴峥 《水文》2017,37(6):91-96
2016年6月18日7月21日,长江流域安徽段发生暴雨洪水,最大3d、7d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最大15d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年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给长江流域安徽段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收集、整理了本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降雨、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高是2016年洪水总体水平位居历史第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4.
李华  何幼斌 《古地理学报》2020,22(1):161-174
深水水道是深水区常见的地貌单元,既是深水重力流沉积物的搬运通道,又是其主要沉积场所。对重力流水道沉积研究已有60余年的历史,成果极为丰富。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水水道沉积研究历程及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水道类型沉积特征及形成机理。重力流水道可分为复合型水道、垂向加积型水道、迁移型水道和分支小水道。复合型水道形成与重力流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其内部发育轴部沉积、碎屑流/滑塌沉积、水道—堤岸沉积体系及迁移型水道。弯曲型迁移水道多为重力流自生环流而成,顺直型迁移水道为等深流与重力流共同作用而成。重力流水道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即:(1)积极开展多手段和方法综合研究;(2)深入系统对比研究其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3)加强储集层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55.
由于缺乏可靠的沉积物源数据,晚奥陶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构造背景及其物质来源没有定论,为此选择陕西陇县段家峡剖面上奥陶统平凉组砂岩展开系统研究。综合分析实测剖面、镜下薄片以及微量元素等资料,取得如下认识: (1)薄片分析显示砂岩分选较好但磨圆较差,颗粒以石英占主导,岩屑成分主要是多晶石英和碳酸盐砂屑,杂基含量极少,这说明浊积砂岩经历了明显的深水牵引流的改造;(2)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砂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并且Eu存在负异常,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中酸性岩;(3)物源判别图解显示平凉组砂岩为沉积岩与中酸性岩的混合;(4)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表明物源可能与大陆岛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相关。结合北祁连洋和北秦岭洋俯冲的地质背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陇县地区平凉组砂岩的物源很可能主要来自北祁连—北秦岭岛弧。晚奥陶世平凉期研究区位于弧后盆地位置,具有典型的沟—弧—盆结构,此时华北板块西南缘已经完成了由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的转换。该成果可为研究奥陶纪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构造演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软弱破碎围岩双连拱隧道安全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软弱破碎Ⅱ类围岩双连拱隧道采用三导洞施工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其安全施工技术要点,实际施工中,就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实时分析,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长期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隧道结构是安全的,达到了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要求,所采用的安全施工措施以及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7.
BW—250/50型泥浆泵是由衡阳探矿机械厂生产的。该泵总体设计比较好,但吸水部份弊病较多,结构和材质也有缺陷,特别是柱塞采用陶瓷,进排水阀采用机械弹簧式,易损易耗。有的单位将柱塞改为钢件,效果也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柱塞密封圈  相似文献   
158.
地形变数字观测基础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将地形变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过程中所作的采样、保持、量化与传输等环节,地采样过程的原理及其物理含义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以对固体潮连续信号的采样为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9.
<正>自2009年年末始,在频繁冷空气的影响下,我国北海区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黄海北部及胶州湾出现了严重的冰情。根据国家海洋局提供的1981年以来1月上旬累年冰情资料统计分析显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冰情状况是: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62海里,渤海湾浮冰最大外缘线29海里,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22海里,黄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缘线19海里。而2010年1月12日辽东湾的浮冰最大外缘线为71海里,1月13日渤海湾的浮冰最大外缘线为23海里,莱州湾的浮冰最大外缘线为26海里,黄海北部的浮冰最大外缘线为22海里。  相似文献   
160.
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左贡-类乌齐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北羌塘-昌都陆块西南缘,龙木措-澜沧江缝合带北侧。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分析研究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氧化淋滤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控矿地层-构造发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