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32.
我台目前使用的《压温湿距平曲线图》,采用各时要素实测值减去该时多年平均值的办法,消除了气象要素的平均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从而突出了天气过程在压温湿曲线上的反  相似文献   
33.
朱官忠  孙明训 《气象》1984,10(5):36-38
冰雹是山东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初夏和晚秋的大范围降雹,常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冰雹是一种局地性很强、预报难度较大的小概率事件。为了做好冰雹的分析预报和服务工作,对山东冰雹天气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天气系统的关系进行较系统的天气气候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一、山东冰雹的时间分布 1.冰雹的年际变化 若以一天内(0—24小时)山东范围内任一地点降雹,即统计一个雹日,全省自1950—1980年31年间,共出现雹日849天,  相似文献   
34.
华北南部产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1996年7月30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诊断分析,对盛夏华北南部集中出现MCC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华北南部MCC产生于控制黄淮上空的带状副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低空的暖湿偏南气流在静止锋上被强迫抬升,引起中尺度对流云团不断新生、合并,是MCC生成的主要机制。而华北南部地区西靠太行山脉、东临黄海和渤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高温区在这一带形成,以及鲁中山区的阻滞作用有利于地面静止锋形成、加强,则是MCC集中出现于华北南部的重要地方性因素。  相似文献   
35.
压、温、湿的时间演变曲线,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天气系统经过测站前后的要素变化,是目前县站制作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  相似文献   
36.
用常规天气图、云图资料及LAFS、MM4客观分析资料,对1993年8月4日傍晚到夜间生成于鲁西南地区的一个由低涡引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本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产生于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高脊后部、低层低涡前部的地面东西向弱静止锋附近。产生前,其环境大气已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下。低空偏南急流不断将暖湿气流输送到处于对流不稳定区内的静止锋上,被强迫抬升激发出的中β对流云团,在低涡前部合并加强,最终导致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37.
华北地区登陆北上热带气旋的暴雨增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1956 ̄1991年的《台风年鉴》资料,研究登陆北上的热带气旋造成华北地区暴雨增幅的天气气候规律,提出确定暴雨增幅的标准,为建立预报判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1 引言1991年7月23日后半夜到25日早晨,山东南部的沂蒙山区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并有部分县的乡镇出现了龙卷风。暴雨中心位于平邑、新泰、蒙阴和泗水,过程总降水量分别达296.5、265.9、240.8和198.9mm(图略)。其中,平邑县北部14个乡镇平均降雨达389mm,最大406mm。致使山洪爆发,泗河、沂河、浚河水位暴涨。仅平邑县浚河沿岸就有129个村庄、10.3万人被洪水围困,死亡12人,伤350人。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这次特大暴雨系由两次暴雨过程构成。第一次暴雨从7月23日半夜前后开始至24日早晨结束。雷雨首先在沂蒙山区产生,并渐向东西两侧延伸。特点为降雨范围小、强度大。暴雨中心的新泰,自23日22时至24日08时,10小时  相似文献   
39.
1 概述 1992年12月至1993年2月,我省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属典型的暖冬年份;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整个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2.3毫米,与常年相近,但地理分布极不均匀。由图1可见,黄河以西的鲁西北地区,季降水量基本都在10毫米  相似文献   
40.
1 天气概况 1993年夏季,我省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是一个罕见的凉夏年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8月总降雨量(图1):鲁南、鲁中及鲁西北地区大多在400mm以上,较常年偏多3至5成,其中鲁南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