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报鲁西北雷雨冰雹天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晓冬  朱官忠 《气象》1993,19(4):20-23
  相似文献   
12.
朱官忠  李性真 《气象》1983,9(5):10-10
压温湿曲线图,对于了解当地的大气状态及其演变,特别是当地面影响系统临近、移动路径有变化时,对于及时判断系统的影响程度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例如当气旋或台风临近时,在不能及时得到面上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本站气压曲线和风的演变则  相似文献   
13.
登陆北上热带气旋的特大暴雨落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朱官忠  赵从兰 《气象》1998,24(11):16-21
由台风降水资料分析发现,登陆北上热带气旋在我国北方地区造成的特大暴雨,集中出现在华北平原西北部和山东 ̄辽东半岛东南部两个相距较远的区域内。对比分析表明,这两个特大暴雨落区的形成,除地形增幅因素外,主要与前期副热带高压位置、热带气旋北上路径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状况直接相关。同时,相应给出了判别上述两个特大暴雨落区的预报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林  朱官忠 《气象》1996,22(3):29-32
1994年为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明显偏多年。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海温资料,对本年度登陆北上热带气旋偏多的环流背景和海温场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北和海面温度明显偏高,是北上热带气旋偏多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所在位置与山东降水的时空分布及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其结果可供热带气旋的业务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5.
6月是鲁中降雹概率最大的时期,此时又正值该地区冬小麦黄熟收获季节,做好冰雹预报意义十分重大。过去我台虽有一套泰安地区冰雹预报图,但系采用08时资料预报当日下午到夜间是否降雹,其时效较短。为此,本文采用完全预报法(PP),开展了  相似文献   
16.
影响我国北方的台风路径分类及降水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曹钢锋  朱官忠  朱君鉴 《气象》1992,18(7):12-16
该文根据台风年鉴资料,将影响我国淮河以北的台风分为8类。并统计分析了各类台风的出现次数及出现时间,最大降水量级,暴雨中心位置,以及各类台风的平均路径及降水分布。其结果可供北方台风暴雨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1991年秋季,我省天气具有明显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9—11月全省平均降雨量仅79mm,比常年偏少4成左右。除沿黄地区和胶东半岛东部总降雨量在100mm以上外,其余地区大都在100mm以下。与常年比较,除个别县、区偏多外,均较常年同期偏少。秋季降雨量最多的为阳谷,牟平两县,分别为223.4和  相似文献   
18.
山东盛夏的一次强风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官忠  宋景德 《气象》1991,17(12):22-26
木文使用常规观测和雷达、卫星资料,对1990年7月15日,出现在山东的一次强对流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指出这次天气过程是在大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今年春季,我省大部地区雨水偏少,气温偏高。虽然部分地区干旱较重,但就全省而言,今春天气气候仍属基本正常的年份。春季(3—5月)总降水量,除鲁西南偏多外,我省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明显偏少。降水偏多区为菏泽、济宁、枣庄三市地及临沂,日  相似文献   
20.
朱官忠  李杏彬 《气象》1979,5(7):16-18
1978年6月29日至7月1日,鲁中接连出现数次对流天气。其中以6月30日上半夜的一次飑线过程最为剧烈。这条飑线于30日傍晚产生于河北省邯郸附近,进入鲁西后,迅速加强,然后自西向东高速横穿鲁中山区,半夜时分抵胶州湾并逐渐减弱消失。飑线所经之处,气温急降、气压猛升、湿度突增,狂风骤起,雷雨交加,造成灾害。飑线经过我区时,正值强盛阶段,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