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探讨了亚洲季风区水汽汇季节内变化的标准差分布、空间型及传播,并讨论了水汽汇与热源(本文第I部分)季节内变化特点的异同。结果表明:一方面,季节内时间尺度上水汽汇的变化特征与热源比较一致(尤其是在夏季),变化显著区主要位于季风活跃区及其附近地区,与季风雨带的位置极为接近,且夏季陆地上清楚,冬季海洋上明显;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印缅地区、中国东部及沿海、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72.
由于总云量带可以指示季风的前缘,因此利用日本气象厅出版的卫星总云量资料研究东亚季风之进退,得到了用常规资料难以获得的重要结果。分析表明,作为季风前缘的低纬和北半球中纬两条总云量带的活动可以用来表示1988年3月 ̄1989年2月东亚经度上全年南北半球冬夏季风之进退。据此,揭示了全年东亚经度上季风进退的年循环过程,特别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和印尼-北澳热带季风的进退规律。此外还指出,总云量低频波由中纬向  相似文献   
73.
东亚冷涌期间低纬环流和降水形成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乾根  余斌 《气象学报》1994,52(2):172-179
应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冷涌期间低纬环流和降水的形成。结果表明:低纬积云对流作用加强了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但阻滞了热带辐合带进一步南移。印尼和澳大利亚北部季风降水可以独立存在。南海冷涌以及越赤道的西太平洋东北信风都可以是澳大利亚北部夏季风及降水形成的重要因子。数值研究还指出;印尼加里曼丹的强季风降水及常驻性低层扰动形成的基本因子是南海冷涌所触发的积云对流发展。印尼、加里曼丹地形及东北信风扰动可影响该处降水的强度。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利用动能平衡方程,计算了我国夏季风北进时,东亚低纬地区的平均动能收支。分析表明,1979年6月17—20日(入梅)东亚低纬环流发生明显的转变,与此同时,区域内平均动能和扰动动能急剧增加,上升运动加强,对流性降水增大。平均动能的主要来源是气压场作功,而动能的急剧增加则主要决定于余项的减小,即次网格尺度动能向网格尺度动能转换。在此过程中,积云对流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南亚高压两侧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和东风急流、低层东南亚西南季风、西太平洋东南季风以及105°E和12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等运动系统对区域内平均动能的平衡都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5.
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乾根  吴秋英 《气象科学》1989,9(4):341-352
本文利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五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不仅模拟出了在SST暖异常地区扰动的形成,且模拟出了扰动及与其相对应的降水和SST的准双周振荡现象,SST的振荡位相较降水超前1/3周期,研究认为这种振荡是由云——辐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初始SST暖异常在中西太平洋比在东太平洋时引起的振荡明显,因此在扰动东移过程中振荡是衰减的。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低空急流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及积云对流的影响,本文用一改进的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对发生于1983年夏季梅雨期间长江流域以南的一次低空急流过程作了数值模拟。并对急流特征、急流区质量调整及积云对流加热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马斯克林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指出,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在形成我国夏季6、7月份降水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随月份、地区有差异。此外,还指出,马斯克林高压在激发EAP遥相关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8.
北半球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分析了197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半球30hPa高度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平流层低层大气除了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外,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周期为20~60天;在持续性异常多发地区,30hPa高度场变化中20~40天周期振荡占优势,而在其它一些地区则盛行40~60天周期振荡;对流层持续性异常主要同对流层高度场的20~40天振荡有关,并可能通过这种周期振荡同平流层低层相同周期的振荡的相互作用影响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变化。  相似文献   
79.
施能  朱乾根 《气象科学》1995,15(2):20-27
本文研究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马斯克林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指出,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在形成我国夏季6,7月份降水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随月份,地区有差异。此外,还指出,马斯克林高压在激发EAP遥相关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0.
Primarily based on the 1979 FGGE data 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circuk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Asia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s together with their oscillation features and also the interplay between various monsoon systems originating from the fact that the Asian monsoon area is divided into the East-Asian and Indian regions, of which the former is demarcated into the Nanhai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Mainland sub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