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研究靖远大厚度黄土在浸水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规律和自重湿陷变形特征,在中兰铁路沿线的靖远北站黄土自重湿陷场地进行了不打注水孔的现场浸水试验,监测并分析了地表及地下湿陷变形、试坑周围裂缝、含水率和土中竖向应力变化情况,对水分扩散规律、自重湿陷特性和土中竖向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地区修正系数β0值和浸润角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积含水率变化分为浸水稳定(2个)、快速增加(1个)和缓慢增加(1个)共4个阶段;浸水过程中,水分在21m处竖向入渗加快、径向扩散减缓,湿润峰最终形态呈现为椭圆状。根据探井和钻孔含水率测试结果,推算出浸润角最大为41°。该场地黄土自重湿陷过程历经剧烈湿陷、缓慢湿陷和固结稳定3个阶段。试验结束时共计发展了13圈环状裂缝,裂缝最远处距试坑边缘26m。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建议地区修正系数沿土层深度进行修正,0~10m内β0值取1.05,10~27 m内β0值取0.95。在地表至21 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浸水饱和且湿陷充分,土中竖向应力沿深度呈线性增加,土中竖向应力接近饱和自重应力,21m以下的地基土未能充分湿陷,土中竖向应力逐渐减小。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兰铁路...  相似文献   
152.
目前常用槽波超前探测掘进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而实际煤层具有黏弹性,对槽波有吸收衰减作用。为研究黏弹煤层介质中槽波超前探测的波场特征和传播规律,基于Kelvin-Voigt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建立了三维含断层煤系地质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黏弹介质中反射槽波能量衰减大,其传播与衰减特征比完全弹性介质更符合实际煤层反射槽波传播特征。煤层Q值越大槽波超前探测效果越好,煤层Q值过小时,槽波超前探测效果差,可利用x分量的反射横波与z分量的P-S波超前探测。断层落差小于煤厚时,y和z分量的槽波超前探测效果都较好;落差大于煤厚时,可利用y分量进行槽波超前探测。断层夹角大于60°时,可利用y和z分量进行槽波超前探测;夹角小于60°时,可利用x和y分量进行槽波超前探测。研究结果可为煤矿槽波超前探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3.
针对传统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过程中排水效率低且治理后土体不均匀等问题,从改变软黏土颗粒自身持水特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联合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的思路。利用自制的一维电渗固结试验装置,探究絮凝−电渗法联合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絮凝剂掺入比对电渗排水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渗法相比较,絮凝剂 APAM 的掺入减少了软黏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厚度,使得淤泥质土的前期电渗排水速率和累计排水量显著提升,从而降低了电渗法的平均能耗系数;同时,絮凝剂高分子长链的“吸附架桥”作用增强了土颗粒的黏结力和絮凝沉积效果,有效缓解了电渗过程中细小黏粒迁移集聚而造成的阴极淤堵问题;治理后淤泥质土的抗剪强度大幅增高,土体的均匀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当絮凝剂 APAM 掺入比为 0.30% 时,土体的电渗排水固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4.
研究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水化学类型,根据钻探资料和样品测试分析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发现上层滞水水化学类型明显多于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中氯、纳离子和矿化度等参数值随着含水层埋藏深度的增加有着明显的递增趋势。浅层地下水以HCO3-Ca型淡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淋滤作用影响,大部分既有硅酸盐的溶解又有碳酸盐的溶解;而承压水以Cl-Na型咸水为主,水体发生了阳离子交替吸附与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Ca2+和Mg2+来源中碳酸盐的溶解占主导作用,大部分承压水为蒸发浓缩的产物和盐类矿物溶解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及形成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水循环机制、地下水污染成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本文旨在探讨金属元素的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度(CA)的分布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集对分析研究了金属的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元素21种理化参数与地壳丰度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10种理化参数和地壳丰度显著相关(P≤0.05),包括共价指数(X2mr)、原子密度(ρ)、原子序数(AN)、原子量(AW)、有效核电荷(Z*)、电负性(Xm)、软指数(σp)、电子亲和能(EA)、极化力(Z*2/r)和电化学势(ΔE0)。集对分析进一步表明:X2mr,ρ,Z*和Xm与log(CA)之间趋同性较好,支持了相关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暗示金属的理化性质与地壳丰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这为地球演化成因、元素丰度演变规律提供了新证据,对岩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157.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演变以对农地管理为主线美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自建国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于农地占美国土地的绝大部分,且农地政策的演变与非农用地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以农地管理政策的演变为主线,可将美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变化划分为开发期、觉醒期、保护期和应变期几个阶段。建国至20世纪初的开发期(1776年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独立时,国土仅从东部海岸线延伸至密西西比河,随后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和购买,联邦政府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为了鼓励西部开发,1862年的宅地法免费为西部每个成年移民赠送160英亩…  相似文献   
158.
秀荣 《海洋世界》2001,(6):20-20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开怀”。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对海南岛尤其是天涯海角就朝思幕想、梦绕魂牵、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59.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不易沙埋铁路路基断面形式的概念、机理及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0.
日本物探事业,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初期以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及煤田)勘探为主,同时也开展了地下水、地热、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物探工作。但真正发展,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1948年5月1日成立日本物理探矿技术协会后,有计划地发展了物探。目前,日本物探机构已有20多个,其中主要的是日本物理探矿株式会社和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