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0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鲁西含煤区中部煤的煤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鲁西含煤区中部新汶和肥城煤田煤的岩石学、煤化学、煤矿物学和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成果表明山西组煤层和太原组煤层在煤岩学、煤化学、煤矿物学和煤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山西组煤层比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惰质组和壳质组含量,相对低的镜质组含量;山西组煤层比太原组煤层具有相对低的灰分和硫含量以及挥发分产率;山西组煤层具有相对低的矿物含量,而太原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矿物含量。山西组煤层和太原组煤层之间的  相似文献   
22.
CO2的地质埋存处理是减缓温室效应的现实选择之一。要保证埋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久性,需要对钻井(主要包括注入井和废弃井)、CO2地下分布运移状况以及因CO2渗漏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实施严格的监测管理。通过对以上各方面文献的查阅和综合分析,系统阐述了世界范围内目前CO2地质埋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主要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23.
采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ICP-MS)测试了辽宁省北票煤田26个煤样的稀土元素含量,对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稀土元素来源及其赋存状态进行了探讨,发现北票煤田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世界平均值值高,与灰分关系密切,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存在一定的Eu负异常。  相似文献   
24.
燃煤电厂废弃物中的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文东  曾荣树 《矿物岩石》2003,23(4):110-114
通过对电厂的煤、除尘器飞灰、渣、烟囱排放的不同粒度的细小飞灰中的砷进行分析对比,并对煤、除尘器飞灰和渣进行淋滤实验研究发现。砷在飞灰中富集,在渣中亏损,并且在细小飞灰中明显富集,20μm以下的飞灰中分布均匀。煤和渣中的砷有一定的迁移性,飞灰中的砷相对迁移性低,煤中部分砷与铁锰氧化物相关,飞灰和渣中的砷主要与碳酸盐及表面氧化物离子相关,还有部分易进行离子交换,在酸性甚至中性务件下,飞灰和渣中的砷与周围的水等介质可以部分发生交换从而进入环境。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砷会直接挥发入空气中,随烟气排放的细小飞灰中砷明显富集且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2.5μm以下的颗粒,对大气环境及人体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适当的措施减少砷的排放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5.
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风化壳和红化土风化壳3种类型。南方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河流相沉积、滨海相海滩砂和海岸风成砂——"老红砂"以及以下蜀土为主的风尘堆积。近年来在上述沉积物中多处发现旧石器遗址,促进了南方红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根据前人及近期对南方红土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南方红土的年代地层学问题,提出了以风化壳岩性特征为基础的岩石地层单位初步划分框架:老红砂划分为中更新统北海组、晚更新统晋江组;风尘堆积划分为中更新统宣城组、晚更新统下蜀组;河流相沉积只划出中更新统白沙井组,晚更新统留待以后研究再划出。  相似文献   
26.
一、引言很多关于岩石成因的理论都考虑到辉石的含铝量,因此研究辉石的结构及组分对于探讨火成岩与变质岩的成因有很大的意义。以单斜晶系的透辉石为例,我们知道在透辉石结构中,钙位于八次配位,镁六次配位,硅则四次配位,由于铝的离子半径介于镁与硅之间,铝在透辉石型的单斜辉石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以铝氧四面体的形式,在硅酸盐格架中代替硅原子,这样为补偿过剩的负电荷,就有另一部分铝代替镁原子进入结构,这种结构型式通常计算为钙契尔马克分子即CaAl_2SiO_6;另一方面,如果钠原子代替钙,则又破坏了结构的电荷平衡,这时,铝  相似文献   
27.
煤体性质对煤吸附容量的控制作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煤体性质是影响煤吸附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中国华北和西北两个重要煤层气富集区煤的煤岩学、煤化学和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从煤级、显微组分、煤体变形三个方面对煤的吸附容量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 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水分平衡条件下煤的吸附容量与煤阶的关系为倒U字型,吸附容量随煤阶的变化为跃变式, 基本与四次煤化作用跃变阶段相对应,主要受控于煤化作用过程中煤的亲甲烷能力和孔隙度的变化;煤体中惰质组含量较高时,其对煤体的吸附容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与惰质组中丝质体的高吸附能力有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体表面物化发生的变化使构造煤吸附容量比同一矿区同一煤层原生结构煤高。  相似文献   
28.
目前,我国在CO2地质埋存的试验研究才刚刚开始,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需要不断探索。本文立足于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区块,从储层埋存潜力、埋存体稳定性及水文地质条件三个方面对试验区实施CO2地质埋存工程进行评价。通过对注CO2层段的储层砂体有效厚度、空间展布范围、储层物性及储层微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各砂体横向和垂向上的连续性、砂体间的连通性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试验区具备一定的埋存潜力,其有效储层厚度平均为273m;同时对试验区盖层的封盖性、断裂的稳定性及井筒的密封性三方面的评价,建立试验区埋存体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表明,试验区具备厚层泥岩封盖层、盖层内断裂不发育且比较单一以及储层内广泛发育隔夹层,可以有效地对CO2的运移或渗漏实施封盖和遮挡;另外,结合试验区矿化度、水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试验区与邻近区域存在明显的矿化度分带特点、水化学成分也相对较单一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均较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试验区目的层段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下水水体环境,比较有利于适合注入CO2,并进行地质埋存。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建立大情字井区块适合CO2地质埋存的埋存格架,为该区实现CO2长期有效安全埋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贵州六枝、水城煤田晚二叠世煤的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六枝和水城煤田 10个煤矿主要可采煤层的 45个煤样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系统研究 ,概括了这两个煤田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 ;阐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亲合性。这两个煤田煤中的全硫含量在受海水影响的煤层中较高 (最高达 7.5 % ) ,而在非海水影响的煤层中较低 ( 0 .3% )。六枝煤田的全硫含量明显高于水城煤田。Ca-Mn-Ge的平均含量在六枝煤田较低 ,而在水城煤田相对较高。在这两个煤田和不同的煤层之间 ,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较小。与世界烟煤中一般含量范围相比 ,这两个煤田的特征是 Mn,V,Cu,L i,Zr,Nb,Ta,Hf,T1,Th和 U的含量相对高。  相似文献   
30.
辽宁北票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辽宁北票地区煤中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 ,将研究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与世界范围煤的微量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发现北票煤中的Cr、Co、Ni、As、Sr、Y、Zr、Ba、Ta、Sc具有较高的富集 ,而Sn、U具有较低的富集 ,这种差异可能主要与聚煤区域的地球化学背景有关。计算了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 ,得出北票地区煤中稀土元素总量较世界范围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偏高 ,且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十分相似 ,表明在成煤期间陆源物质供应相对稳定。煤中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石英及方解石及少量的伊利石 ,并对其中的地质成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