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近35年(1961 ̄1995)春季西北降水量和同期与前期冬季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了同期和前期500hPa高度场与西北区春季降水场的高相关区域,分析两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寻找出有预报意义的环流特征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82.
甘肃空中水汽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1961-2000年的水汽压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和计算Petitt变点等方法,分析了40 a甘肃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肃水汽变化以全区一致为主,呈上升趋势,1987年突变后更加明显;西部水汽上升明显于东部,在1978年后更加突出;水汽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季水汽变化差别明显,其中夏季线性增加的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两季线性斜率接近于0,增减趋势不明显;水汽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主要在黄河附近;水汽变化以2~4 a振荡周期为主;水汽含量变化与青藏高压和赤道太平洋海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3.
祁连山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陈少勇  董安祥 《高原气象》2006,25(3):545-548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低云量和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附近低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季低云量整体异常结构,即主体一致型、东西变化的“ - ”型、南北变化相反型。REOF的前3个载荷向量场可以较好地代表低云量的3个主要异常敏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区。柴达木盆地:各个季节低云量皆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5年以后云量显著增加。河西走廊区:春、夏季低云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但20世纪90年代夏季低云量处于减少时期。祁连山区:春、秋季趋势不显著,但秋季从1991年后显著上升,夏季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4.
对近 35年 ( 1961~ 1995 )春季西北降水量和同期与前期冬季的北半球 5 0 0hPa高度场进行奇异值分解 (SVD) ,得到了同期和前期 5 0 0hPa高度场与西北区春季降水场的高相关区域 ,分析两场之间的耦合关系 ,寻找出有预报意义的环流特征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85.
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编辑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在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的日益增强,对气象影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
河西走廊春季透雨日期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甘肃河西走廊25个测站1971-2007年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波谱分析方法,对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空间特征、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河西走廊春季透雨日期在空间场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第一主分量方差贡献占总体方差的36%.但不同地理条件下透雨日期有所差异,大致可划分为3个区,东南部早,西...  相似文献   
87.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7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两头多中间少,云量的稳定性从两头向中间增大.因此,青海高原是西北地区总云量多而稳定的地区;常年,东部和高原3~9月云量多而起伏变化小.总云量具有显著持续性的空间范围较大,但持续时间短.主要的持续时间是7~8月;西北地区总云量的变化在空间上存在5个主要异常区域:即西北地区东部区、河西走廊区、北疆区、青海高原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西北上升,东南下降;秋季西北下降东南上升.  相似文献   
88.
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较系统地评述了干旱与高温热浪在定义、标准与类型、地理分布、时间和强度变化特征、危害性质和程度及其影响、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和防御措施等8个方面,既对比了两者间在以上8方面的明显的差异,也指出两者间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高温天气频繁发生,大气降水量就会明显减少.高温加快了土壤的蒸散速度,加大了土壤水分和植株水分的散失,这种关系在夏季尤其显著.从而造成干旱的发生或加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9.
甘肃省沙尘暴过程的划分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选取甘肃省18个代表站1955—2000年共46年的沙尘暴实测资料,确定了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过程强度标准和单站沙尘暴过程强度标准,用此标准对甘肃省80个气象站自1955年以来的特强、强和一般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划分.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0.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电视节目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社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越来越不能满足于单纯地获取气象信息,对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时代的脚步,天气预报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地进行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