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气候变化对渭河上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利用渭河上游北道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和渭河上游流域1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1951—2000年期间气候变化对渭河上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渭河上游径流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跃变点发生在1967年,20世纪60年代径流量最大,90年代以后径流量最小。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葫芦河支流流域的降水量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其次是榜沙河支流流域的降水量。输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上游降水量的多少和大雨的次数,其次是风速大小和大风次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142.
河西走廊特殊地形与大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河西走廊1951-2010年大风资料,参考相应地区的的地形特征,探讨了地形与大风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地形的狭管效应对局地大风风速的突然加强是河西走廊多大风的重要原因,海拔是影响大风日数、最大风速和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 祁连山的阻挡作用是造成山区北侧大风日数偏少、最大风速偏小和持续时间偏短的重要因素;地形与河谷走向是影响大风风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3.
利用甘肃省58个台站1961年12月~1991年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冬季月平均气温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全省有3个主要气温变化异常区,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4.
用单站探空资料作短期降水预报,广大台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统计角度普查单站高空资料与甘肃东部短期降水的关系,以验证和比较过去的经验,并希望发现一些新的因子,供短期预报参考。一、资料及方法把甘肃省东部地区分成四片,每片选取若干代表站。第一片:中部片,包括兰州市及定西、  相似文献   
145.
一、概况 七十年代后期,兰州气象台开始接收日本500毫巴48小时数值预报传真图,预报员普遍反映,它对中高纬度大尺度形势场预报效果比较好。能不能利用数值预报的形势加工成天气和要素预报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79年前后,我们看到了上海气象台和吉林省气象局用数值预报结果制作要素预报的技术总结。上海台有自己的模式,他们利用积累起来的原始方程三层模式资料,采用MOS方法制作冬半年短期晴雨预报。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部,他们接收了日本发布的多种预报传真图,也用MOS方法作短期晴雨预报,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台既无自己的数值模式,离日本又远,当时仅能接收一张日本48小时500毫巴数值形势预报图,其他物理量的预报图已处于边界附近,误差大,不能使用,因此预报信息很少。再加上我省地处  相似文献   
146.
过去有人在平均环流的分析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环流变率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少。变率分布可以使我们了解哪里年际变化一般较大,哪里变化较小。如果与平均环流结合分析,还可以了解平均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显而易见,变化大的地方对整个环  相似文献   
147.
1920年中国北方7省(市)大旱的灾情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20年中国北方7省(市)大旱的旱情及其形成的物理因素。结果表明:1920年中国北方的大旱灾以京津冀最为严重,范围大,且多灾并发,危害异常严重。从1918年夏季到1920年春季南方涛动指数为负位相,是此次大旱重要的热带环流年际变化背景;该年是近百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最弱最偏东的一年,这是形成大旱的主要原因;强厄尔尼诺事件是大旱的重要原因;登陆台风偏少和台风位置偏东、偏南,是造成干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8.
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加速,许多地方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理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的土地整理已成为重中之重。土地整理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项目能否顺利地实施。本文  相似文献   
149.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160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吉林省大豆生育期资料,从对农作物生育期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东北冷涡活动入手,统计1981-2018年夏季(5-9月)东北冷涡活动气候学特征,初步分析吉林省大豆近年来生育期情况及其对东北冷涡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且较为频繁的系统,平均寿命5d左右,夏季(5-9月)冷涡活动占比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活动集中在120-125°E、45-50°N区域;冷涡活动6月最多、8月最少。中涡对东北地区环流影响最显著,有利于鄂霍次克海地区高度场增强,中高纬度环流经向特征明显,偏北冷空气向南输送;东北地区高度场以负距平为主,有利于北太平洋气流向东北地区输送。东北冷涡天数偏多时,吉林省大豆播种-开花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生育期间隔天数延长。从平均气温影响看,播种-出苗期榆树主要受北涡影响,延吉主要受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延吉同时受北涡和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的间隔日数,榆树和桦甸主要受北涡影响。此外,榆树和延吉的降水量在播种-出苗期间主要受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间主要受北涡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