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我国工程测量项目的数据成果一般统一在西安80坐标框架下,GPS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在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新增地物补测等有着重要应用,即涉及到不同空间域WGS-84坐标与西安80坐标的转换。本文通过大区域测区与小区域测区的坐标转换实例,对比不同空间域坐标转换方法的选择、公共点数量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得出在大区域坐标转换中,应采用七参数法且合理选择较多数量的公共点;在小区域坐标转换中,采用四参数法进行坐标转换优于七参数法,且公共点数量合理。  相似文献   
352.
对北海白垩样品薄片的扫描电图像进行数字化,并用多重分形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地质特征白垩地层,尤其是孔隙空间的多重分形谱图的形状与由岩芯测出的渗透率值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53.
<正> 广西钦州地区的志留纪地层早在1959年张捷芳即已报道,除新建立的上志留统防城组外,下志留统和中志留统均沿用广东西部的地层名称,分别称为连滩组和文头山组(穆恩之,1962)。钦州地区的泥盆纪地层是近年来发现的,汪啸风(1977)曾经作过报道。1977—1978年,广西区测队在玉林地区发现了泥盆纪含笔石及竹节石地层,部分标本送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笔者等于1980年4—5月在钦州县那丽公社及小董公社,和玉林县樟木公社及南江公社等地测制剖面,采集化石。现将几点地层上的看法,简报如  相似文献   
354.
王仁义  陈甘全 《气象》1982,8(9):21-22
1980年,我们以“天作、地作有大雨”为线索,将几年来连续观测的云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7—8月暴雨云系指标。在1981年实际运用中,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暴雨云系与天作地作 云是一定物理条件下的水汽凝结物,它的生消、演变同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局地要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如500毫巴,700毫巴上低槽、切变、低涡前部的偏南暖湿气流大范围辐合抬升是产生天作(生成高云、中云)的物理成因。上层辐散、暖平流导致下层减压,低层辐合利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产生对流,导致地作(生成对流云)出现。下层水汽不  相似文献   
355.
昭苏雹块的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云的微结构,对于研究冰雹增长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直接进入雹云内部进行观测非常困难,所以目前主要通过遥感技术和冰雹样品的切片分析,推断雹云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成雹机制. 众所周知,冰雹是从冰雹云中降落下来的固态降水物.不同的冰雹云类型,不同的增长过程,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因此研究冰雹样品,有助于我们认识冰雹在云中的形成和增长过程,这对于人工防雹研究和作业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56.
雹块微物理和雹云单体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全  徐家骝 《气象学报》1986,44(3):357-362
雹块微结构中包含着有关雹块在云内生长情况和雹云本身的某些信息。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已被认识,更多的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为揭示雹块微物理和雹云单体的相互关系,1982年夏天我们在新疆昭苏地区开展了雹块微结构和雹云宏观特征的配合探测,取得了一定数量资料。本文根据同年7月4个降雹日(7日、13日、16日、19日)的雷达回波和500多个冰雹切片资料,着重分析了冰雹的胚胎类型,提出了比较细微的雹胚分类标准;并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了雹胚类型统计特征和雹云单体的关系,发现复合单体和弱单体的雹胚类型分布有着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7.
陈甘全 《气象》1979,5(8):29-30
我站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境内高山、丘陵、平坝、河谷皆有。具有暴雨多、强度大,夜雷雨多、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据1959—1977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6.1个暴雨日。暴雨最早始于5月上旬,最晚终于10月下旬,主要集中在7—8月,占暴雨总数的83%。夜间产生暴雨占88%,对流云暴雨占94%。 暴雨是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了提高暴雨预报能力,1978年我们以初现直展云为暴雨预报的中期信息,以总温度(T_t)为短期指示因子,以高空、地  相似文献   
358.
本文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立地条件的研究, 划分了宜川县森林立地类型区和类型组,对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坡向、坡度、土壤、地貌等)进行了遥感判读分析、并简单叙述了 编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9.
根据中苏两国气象合作计划,应国家气象局的邀请,苏联水文气象委员会人工影响天气局局长博尔采夫博士率苏联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代表团一行5人,在国家气象局气科院胡志晋研究员陪同下,于5月20日至25日来我区访问.5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玉素甫·穆罕默德副主席、  相似文献   
360.
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对全球热平衡、大气环流、海洋水循环和温盐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冰厚度作为海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最难探测的地球物理参数。在回顾和分析基于仰视声纳、走航观测、电磁感应、微波遥感等方法进行极地海冰厚度探测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近年来利用卫星测高技术估算极地海冰厚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我国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