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190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438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介绍了地理数据存储方法的特点,进行了一体化数据结构设计,并分别对文件形式和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在存取效率和查询速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证明了地理数据一体化存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2.
基于RDBMS地理数据一体化存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地理数据存储方法的特点,进行了一体化数据结构设计,并分别对文件形式和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在存取效率和查询速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证明了地理数据一体化存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3.
气象台预报位于天气预报服务第一线,加快发展气象台业务预报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着重分析省、地气象台预报技术发展的进展和现状,利用新一代业务技术体制专题研究报告和国外考察报告及近年国内发表的技术文献,作二次分析研究,评估技术发展现状,试图理清气象台预报技术今后发展的环境、发展前景的基本图像和某些规律,并就某些重要技术工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4.
目前,业务平台、预报制作系统技术已成为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主要差距之一。本文从科学技术论的角度,研究气象台预报制作系统发展的历史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归纳了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预报制作系统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5.
26.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7.
杨印军  师红玲 《青海气象》2003,(2):61-62,64
在机关管理中办公室工作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其内容包罗万象,综合性极强。过去经验性的工作很难胜任目前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办公室工作,本文就办公室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8.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静观  张喜玲 《地震研究》1997,20(4):357-364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29.
通过加强矿井地质队伍建设,强化矿井地质基础工作,深入探讨矿井地质研究方法,进行矿井水害的综合研究,推行勘探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地质因素对矿井生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张双楼煤矿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