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赖旭东  戴大昌  郑敏  杜勇 《遥感学报》2014,18(6):1223-1229
利用LiDAR数据进行电力设施提取与建模可以克服传统工程测量电力巡线工作量大,危险性高,效率低下等缺点,但现有的电力线提取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力线的分离与提取,并且拟合的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电力线拟合方法。首先,根据电力线两端悬挂、中间自然下垂的特点,求解电力线拟合的最佳几何模型;然后,通过电力线的走向和端点,建立电力线拟合的最佳平面坐标系;最后,采用基于二次多项式限制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电力线,解算出最优参数,生成最终电力线模型。对真实数据的处理和精度评价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电力线的快速3维重建,而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研究的新方法——位序累积规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  庄大昌 《地理科学》2017,37(6):825-832
利用位序累积规模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定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使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比与演变分析时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更能准确刻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特征;中国各省区β值排名靠前的多属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变化大致表现出增幅东大西小、增长率南高北低的特征;位序累积规模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影响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和新发展阶段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新需求,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绿地系统的规划指标构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亟待梳理研判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发展新要求和趋势,直面问题与挑战,要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的协同,  相似文献   
14.
印尼穿越流连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调节这两个大洋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继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尼穿越流的通量、水体性质和垂向分层受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等气候现象强烈影响.本文研究了钻取于帝汶海区印尼穿越流出口处S018462孔的沉积物,分析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和温跃层水种壳体的氧同位素和Mg/Ca比值,恢复了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表层水和温跃层水的温度和盐度以及垂向温度梯度的变化,并与钻取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3cBX孔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时帝汶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性质几乎一致,自大约16ka以来帝汶海相对暖池的表层海水淡化显著,但二者之间的温度差异变化不大.冰消期时,帝汶海和暖池温跃层海水温度均呈现升高趋势,在大约11.5ka达到峰值;之后,暖池中心的温跃层海水温度总体维持不变,而帝汶海的温跃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6ka以来,帝汶海和暖池温跃层海水性质总体趋于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早全新世(11.5—6ka),类拉尼娜状态以及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增加,使得区域内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抑制了印尼穿越流表层流,导致温跃层流加强.6ka以来,除了东亚冬季风影响下最终造成帝汶海温跃层变浅外,ENSO的频繁活动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中采用GPS RTK测地的新思路,介绍了GPS RTK原理及在重力勘查中的作业方法,如何建立基准站、移动站以及建立高程异常改正模型和建立DEM地面数字模型进行地形改正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山西榆社地区新近纪地层时代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山西榆社地区新近纪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该区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提供了新的ESR测年数据,并结合古地磁年龄、生物地层序列确定了该区新近纪地层顺序为:新近系上新统上部麻则沟组(Naa m)、新近系上新统下部高庄组(N12 g)和中新统马会组(N1m).根据实测剖面,可将这3个组的河湖相地层划分为37层,总厚度达446.5 m.ESR测年结果表明,麻则沟组的形成时间为2.50~3.04 Ma,属新近纪上新世晚期;高庄组形成时间为3.25~5.25 Ma,属新近纪上新世早期;马会组形成时间为5.30~13.10 Ma,属新近纪中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需求引力模型,以惠州市龙门县为例,选取3个时间段,对旅游交通变化驱动下的旅游客源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龙门县旅游交通从无高速公路连接、向有相关高速公路连接到高速公路过境变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对应表现为经济要素为第一指向性的跳跃式分布、向交通要素为第一指向性转变的连续分布到基本以交通驱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分析黄河上游流域特征、洪灾特征和强降水特征及成因等 ,首先建立了强降水预报智能模型。并在此预报结论的基础上 ,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法和流域分区原理在MICAPS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 ,完成了黄河上游流域及各区段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 ,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资源特征及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庄大昌 《热带地理》2000,20(4):261-264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景观系统,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资源1428种,鸟类资源216种,鱼类资源119种,哺乳类22种,两栖爬行类27种及其它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根据生物资源的分布状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类,即环湖丘岗生态系统,湖州草滩生态系统,湖岸带生态系统,浅水层生态系统、深水层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分类,最后对湿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本区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用硬件完成放大、增强、注释、合成和网格地图叠加等,同时还能从传真机得到图象硬拷贝。此方法已在GMS卫星展宽云图接收和处理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