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需要,综合20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概述了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基本步骤;着重对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借鉴意义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信息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四种数学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未来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工作的重点,一是优化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合理选择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支持系统,三是完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联合模型预测软基沉降量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彭涛  杨岸英  梁杏  袁琴 《岩土力学》2005,26(11):1810-1814
目前软基沉降预测多采用指数曲线和双曲线延伸法,其结果不够理想,神经网络在此方面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虽然GM(1,1)模型在软基沉降预测领域已得到运用,但在已有的案例中所使用的等时距模型都没有明确说明所采用的插值方法。以深圳湾西部通道填海软基沉降预测分析为例,建立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联合模型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插值方法构建等时距时间序列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沉降变形时间序列的GM模型,并建立相应的时间响应函数,预测沉降量。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短期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其最终沉降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淮北煤田的高温热害问题愈发突出,但目前对该区系统的地温场特征及大地热流分布研究非常稀少.在系统分析淮北煤田大量地面钻孔井温测井数据和井下巷道围岩温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72块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测试结果,全面阐述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淮北煤田现今地温梯度众值介于1.80~2.80 ℃/100 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2.42 ℃/100 m;大地热流值变化范围为39.52~74.12 mW/m2,平均热流值为55.72 mW/m2,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均低于同处华北板块的其他盆地以及南部的淮南煤田;大地热流受地温梯度控制明显,两者分布较为相似,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结果表明,区内现今地温场和热流分布主要受区域地质背景和区内构造格局的控制.   相似文献   
84.
淮南煤田现今地温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分析淮南煤田大量地面钻孔井温测井数据和井下巷道围岩温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58块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测试结果,全面阐述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淮南煤田现今地温梯度的众值介于2.50~3.50℃/h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2.9℃/hm;大地热流值变化范围为31.87~83.9 m W/m2,平均热流值为63.69 m W/m2,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区均高于淮北煤田;大地热流受地温梯度控制明显,其变化特征和地温梯度分布较为相似,整体表现为中东部高,西部其次,东南部最小的特征。分析揭示,区内现今地温场和热流分布主要受区域地质背景和区内构造格局的控制。  相似文献   
85.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effective test area are crucial to consider when short-crested waves are created by segmented wavemakers. The range of the effective test area of short-crested waves simulated by two-sided segmented wavemakers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wave field distribution of short-crested waves generated by two-sided segmented wavemakers is conducted by using an array of wave gauges. Wave spectra and directional spreading fun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ain direction is at a certain angle with the normal line of wave generators, the wave field of 3D short-crested waves generated by two-sided segmented wavemakers has good spatial uniformity within the model test area. The effective test area can provide good wave environments for seakeeping model tests of various ocea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the deep ocean engineering basin.  相似文献   
86.
徐斌峰  卢建青  邓光林  彭涛 《东北测绘》2014,(2):151-152,155
如何在二调数据基础上对基本农田数据进行划分,是二调数据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通过利用ARC-MAP空间叠置分析工具,设计了一整套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计算流程,利用AO研发了一套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软件,并成功地应用在长兴、常山等县市的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中。  相似文献   
87.
李卉  赵立鸿  庄颖  等 《江苏地质》2011,35(2):215-218
通过对近10年来江苏矿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的分析,揭示了江苏矿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客观反映了矿产资源管理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江苏矿业的全新面貌。就矿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今后的矿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8.
李俊  陈刚  杨建民  彭涛 《海洋工程》2011,29(3):37-42
由若干独立摇板组成的多单元造波机已经成为实验室研究波浪及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设备.介绍海洋深水池双边多单元造波机及其模拟波浪的方法,通过物理试验对所模拟的长峰规则波、不规则波和三维短峰波进行初步的试验研究.模拟波浪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边多单元造波机能够生成良好的长峰波浪和三维短峰波浪,所模拟的波浪能够满足海洋工程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高琦  徐明  彭涛  万蓉 《气象》2020,46(2):223-23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水文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6—7月长江上游严重洪涝期间的气象水文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长江上游洪涝期间发生了三次强降水过程,降水落区在长江上游北部地区高度重叠,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尺度的环流形势分析表明,中高纬低槽、副热带高压、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均较历史同期异常偏强,副热带高压的南北摆幅较大,当副热带高压每次北跳后,都会与槽后冷空气在长江上游遭遇,形成一次强降水过程。大尺度环流的“鞍”型场配置有利于孟加拉湾及南海的水汽输送到长江上游地区,并在该地区与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辐合形成强降水。历史对比结果表明:2018年长江上游的降水具有面上强度大、北部支流降水极端性强、降水时间集中的特点。2018年长江上游北部的沱江、涪江、嘉陵江等流域在水位和超警戒时间上均高于2012年。2018年长江上游总的降水量及洪峰流量虽未超过2012年,但在长江上游北部的沱江、涪江、嘉陵江引发的洪涝灾害可超过2012年。  相似文献   
90.
绿色岩土工程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岩土工程理念由此应运而生。该文对近十年来绿色岩土工程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述评,厘定了绿色岩土工程的定义,阐述了众多典型的绿色钻探技术、场地形成理论、新型绿色基坑支护技术、环保低碳边坡防护技术、集约型绿色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固体废弃物及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及荒漠化防治,分析与讨论了绿色岩土工程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