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81.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动力学的理论与研究开启了人们一个新的思路:在确认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划分构造单元时,除了前寒武纪基底、南华-印支期生物地层格架以外,不能不考虑中-新生代以来重大的陆内变形事件所产生的陆内变形(大型走滑断裂、推覆构造、挤出构造)对印支与前印支期所形成大陆构造格架大幅度的改造,因此对前印支期构造单元的性质需要通过构造复位来重新认识.通过构造复位认为:阿拉善、中祁连-柴达木、北羌塘等微陆块和塔里木板块是一个整体的克拉通--西域板块,不存在整体的昆(仑)-祁(连)-秦(岭)海洋板块,早古生代满加尔-北祁连坳拉槽-小洋盆和晚古生代东昆仑-阿尼玛卿-金沙江裂陷洋盆可能是由古特提斯洋脊楔入所引起的,类似于现今的红海-亚丁湾.本文拟从阿拉善、北羌塘地块的构造归属、西域板块的确认:中国境内北亚构造域的构造划分和晚侏罗-早白垩世陆内变形、中亚挤出构造;中朝与扬子-华南板块划分和南北黄海、朝鲜半岛的构造归属等方面,来讨论有关中国及邻区大陆构造格架的一些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82.
近一个世纪以来,氡气测量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二十世纪初叶α测氡就开始试用于地质工作,随着人类对铀矿资源需求程度的变化,特别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将放射性测量重点应用于非铀矿勘探地学领域,氡气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经历了数次重要的发展阶段,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测量的瞬时法、累积测氡仪器设备已经形成有多个种类和型号.  相似文献   
83.
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的发育程度、上覆岩土体性质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或降水入渗,震动荷载等动力扰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诱发动力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机理,并从受力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本文还根据研究区的8个塌陷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4.
针对地磁导航中地磁图的精化与制备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在地形拟合中使用的Coons曲面模型方法。探讨了使用不同的已知点数和边界曲线方法时Coons曲面的精度变化。针对某测区海洋地磁异常数据进行了实验,并与常用的Taylor多项式和Kriging插值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由实验结果看出其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在进行地磁匹配导航时得到更为精细的地磁图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5.
美国Trimble公司研发的GNSS数据后处理引擎(PPE),为高精度GPS数据解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式.详细分析适用PPE处理的条件(基线长度、数据时长),并与GAMIT软件解算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PPE引擎处理的精度及可靠性,对PPE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在河南省西部寒武系的渑池-登封小区,共出露23层叠层石,主要集中在馒头组、张夏组和三山子组.笔者在逐层详细描述该叠层石外部宏观形态和地层展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叠层石上下地层岩相变化,找出寒武纪叠层石地层展布的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认为影响叠层石地层展布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和后生动物干扰等,并讨论了叠层石生长与核形石、竹叶状灰岩和后生动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叠层石与后生动物共生的生态位观点  相似文献   
87.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以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分工、竞争和合作的重要经济实体.本文构建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综合评价模型.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利用2004年和2007年两个发展时...  相似文献   
88.
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卫星、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9月20日黄南州同仁县出现的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过程前期低层增温增湿有利于不稳定层结形成与能量积累,强冷空气和中低层短波槽、低涡触发了此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9.
贵州梵净山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界梵净山群、青白口系板溪群、南华系及古生界地层。梵净山群已强烈褶皱,被青白口系板溪群角度不整合覆盖。浅色白云母花岗岩侵位于褶皱的梵净山群中;锆石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838.5±1.5)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A/CNK值〉1....  相似文献   
90.
黄河中游岩土侵蚀问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游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系和二叠系碎屑岩;中生界三叠系砂泥岩、侏罗系砂泥岩和白垩系砂泥岩;新生界古近系砂泥岩、新近系(原为第三系)红土及第四系风积黄土和现代风积沙。第四系黄土厚度大,结构松散,遇水易解体,具湿陷性,是黄河中游粗泥砂的主要物源;第四系风积沙分布于黄河中游北部,亦是黄河中游粗泥砂的主要物源。岩土侵蚀类型有五:一是风力侵蚀—风沙侵蚀;二是降雨对谷坡面的面状冲刷—坡面侵蚀;三是地表径流对谷底的侧蚀—沟谷侵蚀;四是滑塌对谷坡坡体的破坏—重力侵蚀;五是潜蚀。并对不同侵蚀类型提出了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