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围场牌楼御圣矿泉水出露于侏罗系张家口组凝灰岩、安山岩中,属偏硅酸、锶复合型矿泉水,其成因是含偏硅酸和锶的岩石经地下水深循环作用,长期溶滤围岩,使偏硅酸、锶不断富集的结果,除含偏硅酸、锶外,还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该矿泉水水量充沛,动态稳定,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22.
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和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确定构造块体在球面上相对运动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描述构造块体内的应变变化及参数和确定这些参数的方法。讨论了将相对运动和应变变化综合起来以更充分地描述地壳运动和变形的模型。结合相对运动参数,提出了一种逐渐趋近的变形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3.
针对气象行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检测标准缺失现状,开展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室内测试方法研究。文中介绍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阐述了测量标准设备的组成和技术要求,详细论述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展示了多台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室内实测结果。研究表明:利用试验舱模拟能见度进行测量范围和示值误差测试具有可行性,测量标准器可选择透射仪;响应时间可通过放置散射板或遮光板产生突变信号完成测试。  相似文献   
24.
汪玮  张世国  章超  方海涛  王敏 《气象科技》2020,48(2):163-170
从系统测量原理、组成结构、计算过程及测量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透射式能见度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白色LED光源,实现发散角为1mrad的平行光路;利用积分球进行分光监控以补偿光能量变化;使用非球面镜实现全光斑接收。系统与积分浊度计在2~10km量程内能见度测试误差小于10%。从透射式能见度测量原理与计算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测量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定标准确性、测量线性度与系统稳定性是影响系统测量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的定标准确性、测量线性度与系统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及评估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25.
应用LASGREMM模式,对淇、卫河流域"96*8"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分析.结果表明,LASGREM模式不仅能较准确地预报淇、卫河流域暴雨落区,而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及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6.
Recent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SupportedbytheNationaIClimbingProject"RecentCrustalMovementandGeodynamicResearch",acrustalmovementmonitoringnetworkdistributedinChinesemainlandhasbeenmeasuredfortWotimesinl994andl996.Thenetconsistsof22stationsthatarelocatedonsev-eralmajortectonicblocksinChinesemainland.ExceptNanchongstationwhichwasdestroyedatsometimebetWeenl994and1996andre-settledinl996,alltheother2lstationswereoccupiedfortwotimes.BasedontheresuItSobtainedfromcarefulpre-processingofGPSobservations,therecent…  相似文献   
27.
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的力学性能及减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和软钢耗能器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滞回曲线与实测滞回曲线吻合较好。建议了恢复力模型。将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应用到了悬挂减震结构中,进行了地震反应时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装有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28.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利用2006年7月5日到6日的高空资料对7月6日到7日发生在四川省西部、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利用24小时降水实况对中尺度雨团的移动做了分析,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可预报性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高空低值系统的相互作用、地面冷空气的入侵、中低层能量以及水汽的聚集是这次过程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利用T213 1°×1°和欧洲中心实时资料,对2007年4月l~3日四川盆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以东为宽广深厚的低压带,地面上巴湖附近为冷高压,此冷高压在500 hPa脊前西北气流的引导下东移南压,是造成此次寒潮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而且低空急流也对降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