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面积率α幂修正Neugebauer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目调地图彩色印刷颜色再现 ,由于光在油墨和纸张第一表面上的反射和光在油墨和纸张内部的多重反射 ,将产生网点在转移过程中面积率的扩张和亏损。这一效应将破坏原始 Neugebauer方程关于色块三剌激值和网点面积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作者提出面积率 α幂修正的 Neugebauer方程 ,对于三色和四色印刷过程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2.
针对RFM求解时存在的法矩阵病态和计算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谱修正迭代算法.首先基于法矩阵对称正定特性,采用分解法求解方程,避免了矩阵求逆过程;其次将岭参数作为初始谱修正因子,根据相邻两次迭代残差比值逐步调整谱修正因子,在迭代过程中平衡了法矩阵病态改善效果和迭代速度的关系.利用多组"天绘一号"01、"天绘一号"02星影像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法矩阵病态影响,生成高精度RFM参数,相比谱修正迭代法拟合时间缩短23.37%.  相似文献   
23.
张艳  房崑 《天文爱好者》2010,(10):76-77
2010年7月26日至31日,青岛观象台、青岛晚报及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联合组织了30余人的队伍前往上海进行了一次“翱翔星空放眼世博”的天文科技修学游活动。行程内游览了世博会、佘山天文台、佘山天文博物馆及上海科技馆等景点,充足的精神装备令这次行程收益颇丰。  相似文献   
24.
正土地作为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不仅没有从城镇化成果中分得一杯羹,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失去了就业岗位、住房等生活保障,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根据"十一五"期间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规划区内失地人数达55785人。为了解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以及被征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  相似文献   
25.
陕西南郑马元铅锌矿区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影组白云岩是南郑县马元铅锌矿的赋矿围岩。本文通过野外调研和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赋矿围岩白云岩的沉积环境。白云岩主量元素CaO为23.15%~30.54%,MgO为16.53%~22.05%,SiO2为0.43%~26.06%,钙镁含量及比值都接近纯白云岩(CaO为30.4%,MgO为21.8%,CaO/MgO=1.39)的值,表明灯影组地层主要为白云岩。Al2O3、K2O、Fe2O3、TiO2含量极低,表明灯影组白云岩基本不受陆源组分的影响。因此,利用微量、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环境是可靠的。白云岩微量元素V/Cr、Ni/Co、V/(V+Ni)比值分别小于2、5、0.6,U/Th比值介于1.89~230.00,均值75.24,后太古代页岩标准化后稀土元素具有中稀土富集、轻稀土与重稀土相当、正Eu异常及正Ce异常的特征。V/Cr、Ni/Co、V/(V+Ni)比值及正Ce异常表明灯影组白云岩沉积时水体处于氧化环境,异常高的U/Th比值及正Eu异常暗示灯影组白云岩沉积时水体受海底喷流热卤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确定造山带隆升速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裂变径迹技术是一种低温热史及年代学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热史分析、沉积物来源、造山带隆升剥蚀、地质年代学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研究造山带构造隆升速率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利用裂变径迹反演热史、裂变年龄和矿物对-封闭温度法确定构造隆升速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构造隆升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张艳 《辽宁地质》2014,(11):62-62
由辽宁地勘院完成的《辽宁省葫芦岛建昌中生代化石产地保护项目——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最终成果日前通过验收。专家表示,该项成果的取得,对提高辽宁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及化石资源保护上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8.
全生态综合世界观和人地互动过程与复杂性的系统研究是时间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也是行为地理学关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关键问题。企划和活动的地方秩序嵌套是新时间地理学的最新发展。论文围绕企划—活动系统及其变化、企划交织下的活动系统与社会互动、企划实现过程中活动的地方秩序构建等3个方面对时间地理学理论发展和研究前沿进行综述,系统梳理时间地理学在交通出行、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康复医疗与健康、资源能源利用等领域的跨学科应用。未来呼吁更多学者关注时间地理学,积极开展跨学科应用和时间地理学创新应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将时间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创新并发展中国城市研究的行为范式,丰富和完善中国城市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9.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时间地理学及时应对了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论文梳理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基本特征,包括破碎化、多任务与时空替代等方面。相关实证研究试图回答ICTs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但是忽略了对其内在机制的阐释。时间地理学应对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最新研究包括理论扩展与可视化及分析工具发展等方面,这为理解与刻画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有效工具。研究发现,首先,经典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扩展应用于虚拟空间中的行为。时空间去耦合是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内在机制。其次,基于GIS开发了物质—虚拟混合空间行为的可视化和测度方法。最后,新时间地理学对日常活动复杂情境的分析直观揭示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时空去耦合机制与破碎化、多任务、时空替代等基本特征,并提出前后台活动、ICT介导的活动束、ICT介导的秩序口袋等理解移动ICTs影响下日常活动转型的创新概念。最后,以时间地理学为基础,提出以实虚活动系统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研究框架,并从数字生活、智慧社会和安全城市等方面讨论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30.
利用威宁县30 a观测资料,分析威宁旅游的气候条件及旅游片区简介,为政府打造威宁旅游品牌提供决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