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为红山地磁台绝对观测仪器 DI 仪配备防尘防潮罩,为避免照明灯泡金属螺旋帽磁性对绝对观测数据造成影响,对灯泡进行人工改造。两项技术简单、实用,为产出高质量的数据提供保障,值得在全国基准地磁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1995-2007年全国24个台站子夜均值数据的整理,总结出各类错误数据的特征,结合数据处理技术,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一种自动化的错误数据识别方法,为数据整理和处理分析提供高效率的工具。为今后子夜均值数据的正确判断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Sq等效电流在太阳活动周中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Sq电流体系的产生与太阳密切相关,太阳的活动情况会对Sq电流体系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应用1996年至2006年(第23太阳周)INTERMAGNET地磁台网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的全球地磁场观测数据,通过球谐分析的方法建模,对11年期间每月Sq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进行分离,分析Sq内外源等效电流在太阳活动周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q内外源等效电流强度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内外源等效电流强度在太阳活动高年期间明显大于其在太阳活动的上升年和下降年期间的强度;Sq内外源等效电流焦点的纬度变化与太阳活动没有显著的一致性;Sq内外源等效电流强度的季节效应在太阳活动的高年和低年具有显著的差别,太阳活动高年期间等效电流强度在分点季节最大,而在其他年份南北半球的等效电流强度都是在各自半球的夏季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4.
近几年来,为了解释在预测地震区的近地表、大气层和电离层等不同层面观测到的电磁和等离子体现象的物理机制,人们建立了许多不同的物理模型。由于缺少充足的试验数据,所有模型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得到的。为了建立完善的模型,必须用到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地震中搜集来的数据。PREVENTION项目(PREcursors of Volcano Eruptionsand Notable Tremors Integral ObservatioN,火山喷发和显著震动的前兆的全面观测)试图在墨西哥地震活动最频繁、潜在危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Guerrero州建立综合地球物理观象台,从地面到空中进行多层面的观测,以期获得同时发生的多参数数据来对现存的地震-电离层耦合模型进行直接检验。第二个试验场将建立在Popocatepetl火山附近,来研究火山活动和电离层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展示了综合地球物理观象台的含义和内容。  相似文献   
35.
概况 2005年10月11—13日,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电子工学科教授早川正士博士(Dr.Masashi Hayakawa)应邀访问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2Et在地球物理所做了题为“Electromagnetic precursors of earthquakes(地震的电磁前兆)”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36.
F子夜均值逐日差空间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我国地磁台网100多个台站的地磁总强度F子夜均值数据,逐一分析了F子夜均值逐日差的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有18次小区域的异常变化,其中16次异常与其后几天到半年时间内该区域发生的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两次新近的异常有待后续进一步验证。我国西北部地区地磁台站稀疏,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对新疆、青海、西藏等地震多发区震磁关系的研究,建议这些地区进一步加密台站建设,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37.
38.
我国华北夏旱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引潮力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天体引潮力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夏旱的原因及规律。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天文奇点与1980年盛夏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振球  张素琴 《气象》1981,7(3):4-5
1980年盛夏,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梅雨。造成这次异常梅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7、8两月西北太平洋副高出现罕见的持续偏南。那么,副高持久偏南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分析认为,副高偏南与天体运行相对位置奇点的特殊配置,有着较好的关系。 在华北汛期特大暴雨的天文成因和天文奇点引潮力的半球气象效应等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影响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天文因子,均系天体运行相对位置上的奇点(如朔望,行星与月亮、与太阳冲合等),且决定于此种天文奇点发生时刻的引潮力分布。一般在天文奇点发生时刻月下点的54.7°以内(引潮力垂直分力提升区),低压系统易发展;在其54.7°以外(引潮力垂直分力下压区),高压系统易发展。尤其在54.7°边界附近,高、低压均易发展,在54.7°以外10°地区,高压最易得到发展。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分析  相似文献   
40.
基于数据中台理念和数据专家(Datist)软件平台,研发设计地磁台网指数报告产出系统,使用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等平台产出的地磁指数数据生成报告,通过定时触发和人工触发2种方式实现有关图件的产出,并通过微信完成产品报告推送。本系统组件式、低代码的开发方式便于科研人员的研发、使用与维护,可减少重复劳动。该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可自动生成空间数据分析图、各类数据产品图报告,便于相关部门及用户及时了解磁情指数变化,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研判并展开相关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