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氡报震的力学基础——氡与固体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勇  张炜 《地震学报》1993,15(1):103-108
用谱分析及数学滤波的方法,对氡时变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氡实测曲线的周期特征,发现氡的周期变化是以日波和半日波为主的,并根据各种分析结果证明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是一种潮汐变化.给出了氡潮汐波日波和半日波的潮汐因子及相位差,论证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与地壳岩石应力的关系,为以氡报震这一方法提供了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在分析德尔尼矿区试验剖面的基础上,论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调查外围隐伏矿体中的应用。激电扫面可快捷有效圈定异常范围,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可快速判定异常体的位置、深度、倾向。多种方法相互佐证,结合地质资料排除干扰,可有效降低多解性,为下一步地质重点工程提供资料依据。实践表明,研究成果与钻孔资料、已知矿体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对德尔尼东、西两区提出了后期工作的重点目标靶区,表明在本区利用这些物探方法来寻找以低阻异常为特征的铜钴矿体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天山南北两侧的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和吐鲁番桃树园剖面克拉玛依组中发现了植物化石17属28种。首次在克拉玛依组下部发现了Pleuromeia sp.和Annalepis cf.zeilleri。同时在上部发现了大量晚三叠世分子。克拉玛依组植物面貌属于Danaeopsis-Bernoullia植物群。通过对克拉玛依组植物群组成、特征及生境的分析,并根据植物化石的组成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克拉玛依组的时代,认为克拉玛依组下部为中三叠世地层,上部为晚三叠世地层,不宜将上部单独建组。  相似文献   
15.
滑坡是沙溪流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可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通过沙溪流域生态地质调查,分析了滑坡灾害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取岩性建造、地貌、坡度、坡向、降雨量、距河流距离和距断层距离7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沙溪流域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 沙溪流域滑坡易发性影响因子依次为岩性建造、多年年均降水量、地形地貌、坡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坡向; 沙溪流域滑坡灾害易发性与坡度、岩性建造、年均降水量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即坡度越大、岩性建造性质越软弱、越易风化,年均降水量越多,越易引发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易发性与断裂构造、河流距离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呈负相关,即距离越近越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流域整体以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为主,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沙溪流域中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地区。这为沙溪流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赫晓云  王伟平  张炜 《地下水》2015,(1):152-153,16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宝鸡市地表水中铍(Be)、钛(Ti)、钒(V)、钼(Mo)、钴(Co)、镍(Ni)、锑(Sb)、铊(Tl)8种痕量重金属的浓度,结果显示8种元素在1.0~5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0.01~0.07μg/L之间,各元素的相对偏差在0.587%~1.861%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0%~97.7%之间,此方法适用于清洁地表水中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T639数值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预报的释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雷  张炜  徐兴波 《吉林气象》2013,(4):12-13,27
通过把T639数值预报产品中有关降水所需水汽、动力条件的物理量,按吉林市各点进行插值,进入数据库,与降水实况资料进行对比检验,找出各物理量在降水预报中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用各物理量集合确率进行集合降水预报,有效提高了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吉林地区降水天气的预报水平。由于降水在天气过程中是非连续性因子,而各物理量因子都是连续性因子,本文将对使用连续性好的物理量预报非连续性的降水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赣西北九岭南缘宜丰岩组是江南造山带的一个重要地层单元,但其沉积时限和区域地层对比关系尚不确定。本次1∶5万区调工作中,在万载—宜丰一带宜丰岩组地层中发现有呈夹层产出的变英安岩、变凝灰岩。SHRIMP锆石定年表明,变英安岩、变凝灰岩分别形成于835.0±7.8Ma和830.3±9.5Ma。结合宜丰岩组底部凝灰质砂岩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U-Pb年龄852.9±2.6Ma,认为宜丰岩组沉积时限为~853 Ma至~830Ma,表明宜丰岩组主体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锆石Hf同位素显示,εHf(t)变化范围较大,为-16.02~+12.04,总体以正值为主。最为接近亏损地幔成分的5个锆石颗粒的εHf(t)变化范围为+9.65~+12.04,具有最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0.95~1.09Ga,与成岩年龄差距不大,表明源区中可能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野外沉积学研究表明,宜丰岩组浊流沉积构造发育,主体属于半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区域上,宜丰岩组与溪口岩群、双桥山群、冷家溪群、西村岩组、南桥岩组、苍溪岩组沉积时限基本相当,沉积环境相似,应明确为华南"晋宁运动"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弧后盆地环境产物。  相似文献   
19.
基于越南巴达棱湾周年站2007年7、8月份的温盐和气象资料,对该海湾沿岸上升流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越南巴达棱湾沿岸海域的水团具有低温、高盐的性质,显示了沿岸上升流的存在。上升流强度和风场的变化密切相关,海面风场平行岸线分量的变化是夏季该上升流强度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数据进一步证实上升流的存在,且上升流现象呈现出强-弱-强的变化趋势,8月强度大于7月。上升流现象主要发生于近岸,富贵岛离岸较远,受上升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通过走滑活动断裂断错冲沟形成变形角研究冲沟形成年代,进而探讨断裂活动特征的方法。并以天桥沟-黄羊川断裂东段为例,对变形角大小和冲沟形成年代及冲沟水平断错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关系密切。最后论述了变形角用于走滑活动断裂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