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21.
精密单点定位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利用GPS参考网估计电离层延迟、卫星相位偏差的算法,用于实现区域内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的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利用站间距约为100~200 km的参考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的内插和外推精度均优于1 dm,卫星相位偏差估值的日内变化不超过0.2周;此外,单天内不同时刻始,固定PPP整周模糊度所需时长最多不超过10 min,且当模糊度成功固定后,三维位置解较之相应浮点解的精度改善优于80%.新算法可望解决PPP普遍存在的收敛时间过长问题,增强了PPP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总结本矿床地质金矿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矿床成因属于表生改造叠加为主的复成因类型,即“氧化带”类型。成矿是通过:构造蚀变期、热液期以及表生改造三个成矿期完成的。前两期仅提供金源和通道,而工业矿体则是在表生改造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论述了湘西雪峰隆起区前震旦系特征和地壳构造演化过程,介绍了该区金矿化特点,分析了地壳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了该区金矿属沉积-变质叠生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4.
天井金矿是民采老矿,局部地段民采已深达30—40米,60—70年代湖南省区测队,武警黄金15支队,曾先后在此矿山进行过地质研究工作。我队于1987年2月,上山进行了钻、硐探揭露工作,写有地质报告,并取得了一定储量。 本文是在这次揭露工作取得资料基础上,试图总结矿床地质矿化规律,并着重探讨其氧化带成矿问题。关于氧化带成矿问题,一些文章已有涉及,但作为金矿工业类型来研究的文章还少见。在找矿生产方面,由于上述成因的一些金矿床,尤其是含硫化物石英脉金矿床,地表矿化极富,而地下骤然变贫的现象,曾给找矿、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新类型的理论问题,而且更是指导金矿找矿和评价  相似文献   
25.
洪涝,是黄冈地区的第一灾害.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实为其它灾害之首.据史料记载,自1449年至1948年的500年间,共出现洪涝灾害94次,曾造成“人相食,道多弃婴”、“沿河一带,十室九空”、“欲住无室,欲耕无田”之惨状.本文在分析洪涝的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减灾的适用措施进行探讨,以使洪涝危害减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探测大气电离层需要精确处理由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ade bias,DCB)引起的系统误差。准确掌握接收机DCB的多时间尺度精细变化等特性是联合美国GP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和欧盟Galileo等多GNSS技术监测电离层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了基于零基线精密估计站间单差接收机DCB的方法,并对站间单差接收机DCB的日加权平均值进行了分析。基于4台多模接收机采集于2013年的双频观测值,揭示了站间单差接收机DCB的变化可能受3种因素的影响,即接收机内置软件的版本升级(实验中引起了约3 ns的显著增加)、拆卸个别接收机所导致的观测条件改变(实验中引起了约1.3 ns的显著减少)和估计方法的误差(引起了与导航系统卫星几何结构重复性相一致的周期性变化)等。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一个长基线水声跟踪系统给出定位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利用由三个接收点组成的接收阵测定目标到三接收点的距离,并且通过自校方法测定接收点坐标,从而计算目标位置。首先说明接收阵形状与定位精度有关,证明等边三角形接收阵形状为最佳。第二分析了由于三接收点相对深度不同但计算中仍采用同一深度计算时引入的误差,它与基阵形状、基阵线度、目标与接收阵平均相对深度及接收阵各点的相对深度有关,给出了接收点深度不同时计算目标位置的公武。第三部分计算了测量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基于GPS双频原始观测值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双频原始观测值的PPP算法,与基于消电离层组合观测值的传统PPP算法不同,新算法通过参数化站星视线方向的电离层延迟以消除其对PPP估值的不利影响;该新算法可以有效避免观测值组合过程所引起的观测数据噪声以及多路径效应被放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进行未知参数的递归估计过程中,通过对大气延迟参数引入符合实际的约束,可以加快滤波收敛,提高参数估值的可靠性;视线方向电离层延迟可与其他未知参数同时估计得到,进而便于利用PPP技术进行精密电离层研究;此外,对于可能的模型误差(如码观测值粗差、相位观测值周跳等),基于DIA的质量控制策略以消除或削弱其对参数估值的不利影响。利用实测数据对新算法在静态、低动态以及高动态定位应用方面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静、动态定位结果的外符合精度可分别达到1~2 cm和7~8 cm,验证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多参考站GPS网提取的大气延迟可服务于天气预报、精密定位等领域,但相关的提取方法存在缺陷,如已知信息利用不充分、大气延迟模型化误差较大等,影响提取结果的可靠性。从改进的GPS网平差策略入手,导出一种新的提取方法,其主要特点包括:①直接处理非差GPS观测值,并采用重新参数化方案消除观测方程中的列秩亏;②发掘各参考站坐标已知、整数双差模糊度等条件;③估计斜向的电离层延迟,且采用常速度过程模型化其时间变化特性。试验表明,新方法提取的大气延迟可实现优于1 cm的短期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30.
联合双频GPS数据,利用相位平滑伪距算法,可得到包含斜向电离层总电子含量(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sTEC)、测站和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的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常应用于与电离层有关的研究。然而,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易受平滑弧段长度和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影响。提出一种新算法: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计算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PPP电离层观测值"),进而估计sTEC和站星DCB。基于短基线试验,先用一台接收机按上述两种方法估计sTEC,用于改正另一接收机观测值的电离层延迟以实施单频PPP,结果表明,利用PPP电离层观测值得到的sTEC精度较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较强。随后,选取全球分布的8个IGS(internationalGNSS service)连续跟踪站2009年1月内某四天的观测数据,利用上述两种电离层观测值计算所有卫星的DCB,并将计算结果与CODE发布的月平均值进行比较,其中,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的卫星DCB估值与CODE(Centre for Orbit Deter mination in Europe)发布值的差别较大,部分卫星甚至可达0.2~0.3 ns,而PPP电离层观测值而言,绝大多数卫星对应的差异均在0.1 ns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