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地球深部的富水环境下(如俯冲带和岩浆热液体系)可以形成超临界地质流体。本文在阐明矿物-H_2O体系(近似二元系)和多组分岩石-H_2O体系的相图和物相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对于以固相为主的变质岩体系,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湿固相线终点(第二临界端点)的位置。现有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常见岩石-H_2O体系的第二临界端点压力至少为4 GPa。对于岩浆热液体系,临界曲线是判断超临界流体(或称浆液过渡态流体)是否能够形成的重要标准,F和B等元素的存在可导致超临界流体的形成压力降至1 GPa以下。对天然岩石和矿床样品的研究也可以为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提供重要制约。总的来说,从长英质岩石体系到镁铁质体系,形成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关于超临界流体的形成条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需要通过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2.
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的影响因素及最佳观测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介绍坑道超前聚焦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对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的影响因素及最佳观测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法对不同尺度的坑道、不同距离的旁侧异常体以及不同观测方式等条件下的地电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旁侧异常体距离坑道越近,对异常曲线影响越大;坑道大小对超前聚焦的影响可忽略.在压制旁侧干扰方面A-M-A0装置要优于A-M装置,实际工作中应尽量增大供电电极距A0A,并使测量极距A0M与供电极距A0A满足A0M/A0A=0.6关系时,可达到最佳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23.
空气-泡沫驱技术在马岭油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克服了单一注入空气易造成"气窜"的缺点,成为低渗透油田进一步挖掘剩余储量的有效方法.马岭油田2个井组的试验研究表明,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起到了增油降水、延缓递减的效果,为重新实施注空气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本文围绕3S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即GPS应用于遥感数据定向与定位;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Ikonos遥感影像航测成图;入库数据生产与存储管理,数据库设计,以及在ArcGIS应用平台上通过ArcMap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与ArcSDE空间数据管理引擎和Oracle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海量空间数据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5.
左志权  刘正军  张力 《遥感学报》2013,17(6):1546-1558
以3维表面间共轭点欧氏距离之和最小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泛型3维表面匹配数学模型,并推导其最小二乘平差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机载LiDAR点云条带平差。针对真实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条带平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表面匹配模型,不仅能准确估计出相邻重叠3维表面间的正形变换参数,较好地解决机载LiDAR点云条带间配准问题,而且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同名点对应准则,是一种泛型的配准模型。  相似文献   
26.
栗元珍出席张桦主持本刊讯为加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新一届正、副会长的沟通,部署分会2012年的各项工作,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第七届第一次会长会议于2月26日在上海召开,这是建筑设计分会换届以来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栗元珍出席会议,建筑设计分会会长、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裁张桦主持。来自全国的会长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共20多人参会。  相似文献   
27.
张丽侠  张力  艾海滨 《测绘科学》2011,36(6):149-151,143
经典的IHS变换融合以其快速、简单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在显著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引起了严重的光谱失真.本文分析了IHS变换引起光谱失真的原因,并总结了已有的针对光谱失真的IHS变换改进算法,提出基于小波的IHS变换融合,利用小波分解尽可能地保留了原I分量中的光谱信息,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减少了光谱失真.实...  相似文献   
28.
应用同性点源之间的相斥和聚焦原理,设计出适合坑道空间的垂直聚焦超前探测方案。利用有限元法结合高效行压缩存储格式及迭代求解算法,对三维坑道空间中聚焦超前探测效果进行模拟研究。数值计算结果与土槽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比,说明设计方案达到l了聚焦超前探测的目地。通过坑道复杂模型计算,表明垂直聚焦观测方案能够有效探测前方和旁侧存在的不良地质体。  相似文献   
29.
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掌子面上设立不同功能的环状电极组,使一次场电流具有像探照灯一样的聚焦功能,可有效探测坑道掘进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存在,达到超前预报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两种聚焦观测方式.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轴对称电性介质二维异常电位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聚焦观测条件下几例坑道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反映明显,可进行即时解释,建议在坑道超前预报中逐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
桂林市及近郊土壤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通过对桂林市区及近郊表层、底层土壤汞的系统取样,测试和编图,阐明了本区土壤汞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土壤汞的污染区段和污染程度。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基岩汞测量、热释汞方法和重金属元素组合分析,对土壤汞的来源、污染无比汞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