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611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可靠性数学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可靠性数学的相关理论引入斜坡稳定分析中,结合斜坡在变形破坏中的各影响因素均具有一定随机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概率方法的斜坡稳定性可靠性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闽江水口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特点吕浩江,林建生(福建省地震局)(泉州基准地震台)闽江水口水库是福建省的大型水库,坝高100米,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大坝建成后,于1993年3月31日开始蓄水,使闽江在大坝一南平段形成长达100公里的狭长库区。水库蓄水后第3...  相似文献   
94.
一个推广的一次二阶矩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将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可靠度问题归结为P_x=∫_xP_f(X)f(X)d(X)的积分形式,然后提出了求解该积分的一个推广的一次二阶矩方法。该方法方便实用,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时变荷载下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可靠度分析以及一般的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可靠度分析。最后给出了应用的实际算例并讨论了系统不确定性对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Poli  GE 于介江 《世界地质》1992,11(4):48-54
微粒包体作为基性岩浆和重熔酸性岩浆I型或S型之间岩浆混合或/和混合期存在的标志,其成因和意义可被重新评价。基于含微粒包体花岗岩套中所观察到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露头关系,已经提出了用于研究微粒包体和寄主岩组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注入作用;第二阶段:演化作用;第三阶段:混合作用,这是在基性岩浆注入到重熔的地壳环境中发生的。在第一阶段,比酸性岩浆温度更高、粘度更低、几乎完全为液态的基性岩浆通过一次或多次注入作用侵入到酸性岩浆中。两个体系并不容易混合,仍作为独立的单元存在,直至达到了热平衡和粘度相近的时候才能发生混合,并且,沿着二者的边界基性岩浆冷却。酸性岩浆被加热。在第二阶段,基性岩浆既经历了伸展、对流搅动和与酸性岩浆混合的物理作用,又经历了晶体分离和与酸性岩浆混染(混染分离结晶作用)的化学作用。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再循环便导致了微粒包体和进一步演化了的熔体的形成。这种熔体与酸性岩浆已达到了热平衡。因此,微粒包体记载了基性岩浆演化的各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基性岩浆进一步演化的产物(成分上为英云闪长质到花岗闪长质)和酸性岩浆参与了两端元的混合作用。该作用可用于解释含微粒包体花岗岩类深成岩的地球化学演化。该模式阐明了复式岩基形成过程中产于深成环境中的各种岩浆作用,并且也提出了有关英云闪长质深成岩成因的某些想法。最终,所观察到的微粒包体单独产出的这一特性表明微小几何学(一种相对新的数学概念)在了解粘性流体混乱流机制方面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即基性岩浆的混合和伸展作用动力学。  相似文献   
96.
沙漠沉积是良好的储层,也是潜在的生油层。大量的中渗率的风成沙丘沉积,是世界许多大油田的主要采层。如在Little Buffallo盆地的61号  相似文献   
97.
用PC-1500机做雨量计的时差订正(张冰,焦萍)用PC-1500机做雨量计的时差订正@张冰,焦萍...  相似文献   
98.
本文运用误差等值线图对矿井定向测量连接三角形法的计算公式、精度与平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误差等值线图明显地表明了误差分布的规律,以及和三角形形状的关系。研究中得出以下结果:1.连接三角形中以延伸形精度最高,在生产实践中应尽可能这样布置,并用正弦公式解算。2.当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精度稍差的近于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并用边公式解算。其它中间形式是不合适的。3.连接三角形平差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而测角的测站平差还有一定作用。4.误差等值线图是研究分析及误差计算的一个好工具。  相似文献   
99.
一、绪言炉山翁项位于贵阳市东约200公里(图1)。从1934年以来,经过罗纯武、王曰伦、吴希曾、熊永先、西南石油地质处113队、西南地质局548队、贵州省第三普查队进行过工作。在地层上王、吴、熊三君贡献较大,奠定了本区地层的基础。1956年548队宫景光在此工作,对地层时代的划分,作了补充。同年冬季,作者在本区系统地采集了地层的化石,经过鉴定后,对本区古生代地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写成本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拾取了中国数字测震台网固定台站记录的2008—2019年期间发生在山西断陷带及邻区2级以上天然地震事件及陕西神木、府谷等3级以上非天然地震事件共25304条高质量Pn到时数据,反演了山西断陷带及邻区上地幔顶部高分辨率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大同火山及以南区域、忻定盆地、太行山造山带、华北盆地南部和吕梁山局部地区表现为显著的低波速异常,而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北部、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北部、华北盆地北部和鄂尔多斯块体呈现明显的高波速异常.大同火山下方上地幔顶部的低波速异常与Pn快波方向呈现以火山为中心的近发散状结构特征,结合已有的远震上地幔成像结果,暗示大同火山岩浆可能来源于地幔深部,岩浆的底侵或热侵蚀作用造成了该地区岩石圈的破坏以及整个华北克拉通的"活化",这一推论符合克拉通的热-化学侵蚀破坏模型.山西断陷带上地幔顶部速度异常形态较好的对应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Pn快波速方向与地质构造的展布方向和SKS波各向异性的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变形形式以简单剪切为主,表明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与上地幔物质运移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