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1.
为了探索咸淡水在鄢陵县南部分布规律,我们在开展电探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井旁测深资料,并结合12眼浅井化验和三眼钻孔电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见表1),选用了适合本区特征的视电阻率(ρ_s)与矿化度(C)的相关曲线(见图1)。  相似文献   
512.
大陆克拉通化与造山带形成后的活化与再造机理和条件,是板块构造理论登陆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广泛发育于陆缘、陆内环境中的大陆地壳活动带开展的深入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约束。以中下地壳深变质岩为核,中浅变质岩为幔部的穹隆构造是大陆地壳活动带最为典型特征构造样式之一。本文基于对古元古代—新生代不同时期典型大陆地壳活动带内片麻岩穹隆构造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共性特点:① 发育厚皮构造,强烈的热异常与高应变使得活动带中保存着下地壳基底岩石卷入地壳变形过程的痕迹;② 核部往往由高级变质岩石(通常伴有花岗岩或混合岩)组成,变质程度主体为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局部可以达到麻粒岩相,从核部向幔部变质程度逐渐降低; ③ 分层(或层状)流变是地壳活动带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 ④ 中、深层次的岩石共同遭受了强烈剪切变形作用的改造,不同构造层次(核部与幔部)岩石中的构造具有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上的一致性,拉伸线理和不同尺度的a型褶皱广泛发育,伴随着区域尺度的a型或b型穹隆构造; ⑤ 幔部岩系与核部岩系具有特征的运动学上的耦合关系而流变学上的解耦, 二者之间及内部常发育不同尺度的剪切不连续面(Tectonic discontinuity contact, TDC)。基于上述特点分析,本文提出切向(近水平)剪切流动与多流变层分层流动是大陆地壳活动带中、下地壳流动一致性的体现。多种变形体制叠加,包括近水平切向流动作用的主要贡献并辅以垂向运动的叠加或递进变形,造就了现今大陆地壳活动带中广泛发育的片麻岩穹隆构造,它们递进演化成为线性a型穹隆群、b型穹隆或演变为变质核杂岩构造。  相似文献   
513.
张健 《黑龙江气象》2001,(3):24-25,33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夏季(6-8月)各月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通过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与夏季(6-8 )各月降水的相关场,得出夏季各月降水的影响因子。再利用月T63动力延伸预报,作出各月影响因子的预报。用最小距离法判断出相似年,进而作出黑龙江省各月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514.
象山港网箱养鱼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00年象山港网箱养鱼区和邻近对照区的4季采样,对该区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41种,网箱养鱼区周边种类39种,对照区9种,约占象山港总种数的58%,网箱养鱼区周边生物量和密度(91.92g/m2和114.96个/m2)明显高于对照区(10.61g/m2和48个/m2).在网箱养鱼区周边沉积物中主要因子均高于对照区,其中硫化物高出4倍多,在网箱养鱼区周边硫化物较低的站位生物量较高,而在网箱养鱼区中央沉积物年均累积速率约25cm,已成黑色并有浓烈异味,未见大型底栖生物分布.  相似文献   
515.
张健 《海洋学研究》1997,15(4):54-59
本文根据1995年1月对海南省东寨港、铺前湾海域进行调查的资料,描述了该海域冬季环境化学要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并对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各化学要素的分布均匀,落潮值稍高于涨潮值。除无机氮含量超标外,其它各化学要素均满足一类海水的标准;底质的环境现状良好,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516.
杭州湾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的分布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0年~2001年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海域环境调查与监测、大小洋山海域跨海大桥和码头建设以及宁波镇海炼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结合浙江省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的成果,分析了杭州湾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杭州湾海域水质受陆源影响显著,面源和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沿岸径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使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2)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是丰水期杭州湾海域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其在水体中的含量从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无机氮在水体中的含量较高,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在水体中的含量在湾顶和湾中段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在湾口段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3)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物质也是丰水期杭州湾海域水体重要的污染因子,湾顶段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物质平均含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污染物质含量呈现湾中段低,湾顶段和湾口段高的分布态势,表明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含量除了受陆源排污的影响外,还与各类船舶及大型石化企业等长期排污有密切关系。(4)由于钱塘江潮汐的作用,杭州湾海域水体交换剧烈,湾内高含量的悬浮物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体中污染物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517.
自胶州湾分离培养2株微藻(MGB0401和MGB0402)。经形态学鉴定为新月细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MGB0401和MGB0402的18S核糖体RNA基因(rDNA)扩增片段长度为1775 bp,存在10个碱基差异。MGB0401和MGB0402的rbcL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1190 bp,有45个碱基差异,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存在4个氨基酸残基差异。系统学分析表明,2株微藻与已知新月细柱藻相应序列亲缘关系最近。微藻常用系统学分析用基因的序列不仅是分类鉴定的补充指标,也是不同研究结果相互比较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18.
In this study, a composite source model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alistic strong ground motions in Beijing area, caused by 1679 MS8.0 earthquake in Sanhe-Pinggu.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us the useful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the future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this area. Consider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geophysical background, we simulated the scenario earthquake with an associated ground motions in the area ranging from 39.3°N to 41.1°N in latitude and from 115.35°E to 117.55°E in longitude. Some of the key factors which could influ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ant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distribution and the peak ground velocity (PGV) distribution around Beijing area also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result with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 has been made, and a suf-ficient discuss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osite source model also has been given in this study. The numerical results, such as the PGA, PGV, peak ground displacement (PGD), and the three-component time-histories developed for Beijing area, hav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ield and building code design, especially for the evaluation of critical constructions,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by financial/insuranc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519.
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与广西夏季高温天气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1951~2003年北半球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对广西多高温年份和少高温年份的大尺度环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多高温年和少高温年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到副热带地区在冬春季和前汛期都呈现相反的南北距平分布结构;盛夏,多高温年在乌拉尔山至贝加尔湖地区及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是正距平区,而少高温年在上述地区为负距平中心。典型相关分析表明,7~8月500 hPa高度场与前期1月、4~6月的高度场有密切的联系,高空槽脊的强弱分布及西太平洋副高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内相关,从而揭示了高温天气形成的大尺度环流变化的一些事实。  相似文献   
520.
李岩  张健 《气象》2003,29(S1):87-90
黑龙江省春秋防期森林火险气候趋势预测服务系统采用动态模拟方式,用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距平符号一致百分率,形成预报方法和预报系统。本系统在单因子的正反相关模式下选取10个样本时,历史概括率一般在90%以上,在选取20个以上样本时,历史概括率一般在70%以上;在多因子的综合模式下,能使用点聚困对各因子的结果有一个较好的总结,形成比较单一的预报取向,从而给预报人员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