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长沙人。1922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到1927年4月,李维汉同志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1927年,“八七”会议由李维汉担任主席。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同志组成中共临时中央局。1933年至1936年在江西苏区任中央组织部干事,后任组织部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李维汉先后担任中共定边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陕甘省委书记等职务。1942年9月到1946年底,  相似文献   
432.
文章详细阐述了冀北郭家屯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依据围岩蚀变信息、控矿构造信息及岩性接触带信息等针对隐伏矿找矿的地质异常信息及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晕的空间分布,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该测区构造地球化学法找矿元素组合异常标志为Pb-Zn-Ag-Cu。针对Ⅶ-1矿体和Ⅶ-3、Ⅶ-4矿体的深边部区段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根据电阻率异常圈出控矿断裂空间展布及有利找矿部位。结合地质异常信息、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及大地电磁法测深异常信息的综合分析,圈定找矿靶位7处。  相似文献   
433.
华北板块南缘陕西境内熊耳群火山岩为细碧岩,岩石中杏仁体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室内显微镜观测,研究得出细碧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的交代蚀变矿物组成.杏仁体由石英、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阳起石、黑云母、绿鳞石、钙沸石等充填气孔形成,有6种矿物组合:Q zt+Cal;Qzt+Chl;Q zt+Bit;Ep+Act;...  相似文献   
434.
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蜀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勘探面积为5.03×104km2。该区茅口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基质岩块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在对工区地质、钻井、生产等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杂的气水关系表现为:同一背斜构造范围内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同一缝洞系统也通常存在多个气水界面;一些缝洞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产纯气、气水同产、产纯气到再次气水同产等多个反复过程。根据气藏储层特征、开发动态和地层水演化分析,归纳出3种气水分布模式:似构造圈闭的整装气藏类型,背斜-缝洞复合圈闭类型,缝洞圈闭类型,并以宋家场、荔南桐、荷包场茅口组气藏为例加以说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不同的岩溶区域的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气水分布的决定因素;构造运动控制了气水分布的调整;流体势特征指示了水体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435.
基于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易县形变综合观测资料进行任何(固体潮及气压)改正的情况下,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周期与PREM预测振荡周期是相吻合,除0S10周期的相对误差为0.29%,其余周期误差均小于0.1%左右。所得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震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6.
从系统功能、实现技术、算法等多方面完成对虚拟校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具有校园信息浏览、查询与分析等二维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而且具备交互式的虚拟校园场景的漫游功能,将开创校园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7.
航天装备为全球范围的地形测绘、环境分析、战场感知、导航定位等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性技术,它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获取信息优势的制高点.其介绍了航天装备在军事测绘导航领域的应用,包括对军事测绘导航技术发展的作用、影响和意义,应用现状,启示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438.
黄克凤  於雪琴  黄亮 《测绘科学》2016,41(1):99-102
针对目前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缺少有效的确定变化阈值方法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交叉熵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两个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噪声;将比值法和差值法融合构造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差异影像;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差异影像的最佳变化阈值,并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变化区域;最后对变化检测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39.
鲁西北一次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NCEP 1°×1°和FY2E反演T_(BB)等资料,对2012年7月31日—8月1日发生在山东一次持续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副高稳定的形势下,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层锋生强迫激发了非地转垂直环流,上升气流加强,雨强增大,上升支的建立到强降水开始间隔约6 h。(3)暴雨区925 hPa湿斜压项在强降水时为负值,其增强应为低层锋生作用造成的。雨区范围和雨强随湿斜压项增强而增大。(4)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加强影响降水落区和雨强,增强的单体合并时雨强最强。T_(BB)中心区位于低层切变线与锋面右侧,强降水位于两者之间。(5)地面辐合线与T_(BB)中心基本重合,辐合线左侧气旋性弯曲处与T_(BB)中心区后侧的等值线梯度大值区位置一致,强降水则出现在两者重叠处。(6)干线与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干线始终落后于辐合线,其分布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40.
地形图沙盘模型是将沙盘模型和地形图结合起来表达地理信息的一种新产品,在模型生产、地图要素表达等方面还不成熟。现结合在地形图沙盘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地形图沙盘地图要素表示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