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三维模拟的海洋CSEM资料处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已经成为海洋油气勘探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其资料处理和解释还处于定性和一维模拟阶段.在积分方程三维模拟的基础上对Troll油田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采用人机交互三维模拟寻找背景模型和异常体初始模型,最后对异常体电阻率采用准线性近似快速反演,取得了定量的结果.同时,说明对于二维测线和二维模型依然可以用三维来模拟,其结果优于二维反演.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预计三维反演将成为资料处理解释的主流.  相似文献   
42.
彭润民  王志刚 《地球科学》2000,25(4):404-409
东升庙Zn -Pb -Cu矿床和甲生盘Zn -Pb矿床具有鲜明的层控特征, 前者产在中元古界狼山群二组中, 后者则局限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第二岩段内.二者产出层位相当, 根据(1) 含矿地层有岩相(性) 的突变; (2) 含矿岩段地层厚度顺走向和倾向变化性大、厚度突变现象明显, 并存在层间砾岩和滑塌角砾岩, 角砾成分为大小不一的白云石大理岩块、碳质千枚岩、石英团块、凝灰岩块、变粒岩块、变质火山岩碎块、黑云母片岩碎块; (3) 矿体总体呈层产出, 但有一些Zn -Pb -Cu矿体突然变薄, 甚至消失, 形成鱼头状矿体, 且发育角砾状矿石, 角砾成分与层间砾岩的相同, 且还含Pb -Zn矿石或Py矿石角砾; (4) 火山岩或凝灰岩夹层顺同生断裂带分布, 确认其唯一容矿岩组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同生断裂活动.同生断裂系统是含矿热水和火山熔浆进入沉积盆地的通道, 是两大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 但其活动频率、规模与持续时间的差异, 也造成不同的矿床规模和矿体分布.东升庙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限相对长、矿床规模大、矿种多.甲生盘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间短, 矿床规模为大型.   相似文献   
43.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位于荒漠、半荒漠地带的中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上,保护区内的植物从第三纪演化至今仍带有荒漠特有种群标记,对研究环境演化、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等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诊断意义,受到国内外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者的极大的关注。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样方统计方法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进展缓慢,另外,很难实现对保护区植物分布规律与生境的全面了解与监测。我们利用Landsat-5、7卫星提供的1987年9月的TM和1999年8月的ETM数据,两景不同时相的数据间隔12年,分辨率为30m;1∶25万的DEM数据;地面样方统计数据等。用遥感技术对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群落进行分布规律和变化探测的研究,可以快速、大范围、准确、实时获取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景观虚拟现实图,再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样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间隔12年植被分布规律和植被覆盖动态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这些植被资源,对受损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保护和改善我国荒漠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探索荒漠地区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能与糖进行非共价可逆结合的蛋白质,具有凝集细胞和聚糖的作用。在牙鲆的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鱼卵凝集素(Fish egg lectin)是凝集素超家族中的一员,在硬骨鱼的抗菌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在本研究中,克隆验证了牙鲆FEL1基因(Fish egg lectin 1,PoFEL1),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4.8 kDa。PoFEL1组织表达分析显示,PoFEL1在卵巢、肠以及肝脏中的表达量比较高;胚胎发育过程中PoFEL1表达分析显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PoFEL1的表达量比较高,随着胚胎的逐渐成熟,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呈母源性表达。体外细胞刺激实验表明LPS、PGN、Poly(I∶C)和E.tarda刺激牙鲆卵巢细胞系后,PoFEL1的表达上调。利用牙鲆卵巢细胞研究了PoFEL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证实其分布在细胞质中。用LPS刺激过表达PoFEL1的牙鲆卵巢细胞系,发现细胞因子p38、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上调。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发现,过表达PoFEL1能显著上调NF-κB报告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说明PoFEL1对NF-κB通路可能具有调节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说明PoFEL1在牙鲆先天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是水产动物性别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快速建立近交系或纯系、建立遗传作图群体的方法之一。采用静水压力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的方法诱导了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不同的处理起始时刻、不同压力及压力持续的时间对受精卵的发育及染色体加倍率有较大影响。处理组受精卵发育相对缓慢,畸形率较高,正常仔鱼孵化率较低。如果处理前受精卵保持在(15.5±0.5)℃,压力处理受精卵的最佳条件是:从受精后75 min开始、用55 MPa的压力处理6 min,该条件下处理组正常仔鱼孵化率较高,为13.7%,染色体观察和最大核仁数计数结果表明,此时的二倍体诱导率也最高。染色体观察结果还显示在不同处理组中存在不同比例的非整倍体。利用获得的最佳诱导条件处理获得了数千尾雌核发育幼鱼,观察表明,雌核发二倍体鱼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普通二倍体,且个体间差异较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牙鲆全雌育种和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Born近似快速三维反演井地电法数据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篇研究了井中电偶极激发地面接收的井地电法的快速反演成像问题.我们采用了Born近似方法和重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RRCG)算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Born近似是一种有效的井地电法三维快速反演方法,同时也说明井地电法监测油水前驱和储层边界预测的观测数据可以用该方法进行快速三维反演成像.  相似文献   
48.
利用ISSR标记对牙鲆♀与石鲽♂单对杂交亲本及其子一代(全同胞家系)的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81个标记,其中116个为多态性,占总数的64.09%;标记在F1代呈三种分离方式: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和异常分离。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的情况包括:不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5种组合:AA×AA、AA×Aa、Aa×AA、AA×aa、aa×AA);1︰1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2种组合:Aa×aa、aa×Aa);3︰1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1种组合:Aa×Aa)。偏分离的标记包括:亲本中呈多态而在子代中偏离1︰1分离的标记和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偏离3︰1分离的标记。异常分离的标记包括:F1代出现双亲均不具备的标记和双亲或单亲有而子代却无的标记。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分别为:82.87%、150,11.05%、20,6.08%、11;双亲共有标记中85.33%的不发生分离,单亲特有标记中28.57%—35.85%发生正常分离,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该群体构建牙鲆和石鲽遗传连锁图谱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北京饭店消能减振抗震加固分析与设计:时程分析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北京饭店抗震加固改造工程中,采用了消能减振新技术.本文考虑结构弹塑性变形、普通支撑弹塑性屈曲、消能支撑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特性,采用Wilson-θ法编制了消能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然后,利用此程序对消能支撑加固后的北京饭店西楼主体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的抗震计算和验算,并对消能支撑加固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消能分析,全面地揭示了消能支撑加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战略开采资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大规模开采成为必然。目前,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还处于试采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成熟的开采方式。本文从人们所担心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因储层非成岩可能出现的海底水合物大规模气化、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海底地质灾害等问题出发,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调研了当前世界各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状,指出了进行储层改造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未来进行大规模开采的必由之路。探讨分析了采用水力喷射微小井眼技术边钻进水平井边喷射改进发泡水泥浆以进行储层改造的可行性,可为我国水合物商业化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