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雷电天气常对电气、电子系统造成灾害.以威海市驾驶员电子桩考场遭受雷击事故为例,对电子桩的结构、线路的设置方式、雷电防护的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和考场特点,设计了该考场的防雷方案,重点探讨了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的设计,对考场内信号线路系统、办公楼内监控系统、控制室接地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从而对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进行了探讨,为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2.
253.
254.
255.
江西省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970~ 1999年 30 a我省冰雹资料和冰雹雷达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江西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雷达回波参数等特征。  相似文献   
256.
桩基无损质量检测中瞬态锤击法时域曲线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瞬态锤击法在桩基无损质量检测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时域曲线判读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并列举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57.
土层剪切波速在泉州市区场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建生 《华南地震》1993,13(3):37-44
简述了剪切波速的测试技术,并分析了剪切波速在泉州市区各类土层和各种典型地层结构中的统计规律与基本特征,研究了剪切波速在场地分类中的应用,及其与脉动卓越周期在场地评价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8.
一、简况1993年6月18日至6月24日,江西省连降暴雨、大暴雨,主要降水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从雷达回波上分析,这次连续暴雨过程有13个降水时段,分为三次降水过程,共有  相似文献   
259.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使用NCEP 1958~1997年40年逐日12层再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的时间尺度为5天(候)。将南海上空850hPa上暖湿的西南风定义为它的夏季风,这暖湿的西南风之θse必须大于335°K,风速须大于2m/s。南海夏季风的建立被定义为南海海域一半以上面积为夏季风所控制的初始时刻。分析结果发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具有爆发性,爆发时间是5月第4候。(2)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与孟加拉湾东部西南季风有密切关系,它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的发展和东移的结果。(3)南海夏季风雨季是随着夏季风建立而建立的。(4) 在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及其邻近地区高低空环流都有急速的变化,在对流层低层表现为印度低槽的南扩和加深,在对流层中层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东移撤出南海地区,在对流层高层最明显的变化是东风带迅速从南海中部向北扩展到整个南海地区。  相似文献   
260.
分析了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的表层水质、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探讨了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河流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站位,夏季沉积物总碳占比平均为1.74%,略高于秋季的1.70%,两者差异不明显.研究区沉积物总碳占比为1.21%~4.84%,平均为1.82%,从水口水库至福州市区河段,其含量逐渐升高,在北港达到最高值,而后由河口向外海逐渐降低,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特征.秋季悬浮物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高值区范围大于夏季,且含量也更高.研究区悬浮物含量、COD、颗粒态总碳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悬浮物中总碳的含量则呈现从库区经河口向外海减少的趋势.沉积物总碳与悬浮物总碳、悬浮物含量、COD总体显著相关,悬浮物的沉降-再悬浮-再沉降过程是影响沉积物总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农田和畜禽水产养殖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闽江口沉积物总碳含量低于黄河、长江,而与其他中小型河口相近,处于国内河口较低水平,这与流域内源岩特性、有机物输入量以及沉积物粒度等相关.北港段沉积物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将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