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941.
摆浪河流域的ESR年代学与祁连山第四纪冰期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摆浪河发源于走廊南山北坡,是黑河的一条支流。在河源区保存有六条完整的冰碛和较为完整的阶地序列。应用ESR技术对采自该处较老的第三、第五、第六套冰碛和冰水成因的主阶地上的砾石层与上覆黄土进行了测年研究,测试结果分别为13.4ka、135.3ka、462.9ka、130.1ka、130.2ka。根据测试的结果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得出:3800m以上“U”型谷中的第一、第二套冰碛为全新世中小冰期、新冰期沉积的冰碛;第三套冰碛物是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的,与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相对应;第五套冰碛物是与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相对应的冰期沉积的;第六套冰碛物是与深海氧同位素12阶段相对应冰期沉积的;由此推断介于第三套与第五套冰碛之间的第四套冰碛是末次冰期早期沉积的,即可与深海氧同位素4阶段相对应。主阶地与第五套冰碛是同一时期形成的,这也与地貌地层学的推断相一致,从此处完整的冰川沉积序列还可以得出:在更新世中,祁连山地区至少存在三次冰期,经历四次冰川作用。祁连山部分地段或是整体至少在463ka前就已经抬升到当时冰期气候相耦合的高度。ESR可以用于河流、冰川沉积物的测年。  相似文献   
942.
塔中地区石炭纪原型沉积盆地属挤压性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在石炭系中可识别出3个Ⅰ型层序界面和3个Ⅱ型层序界面,据此,划分出5个沉积层序。它们具有标准层序所具有的地层特征,相当于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的沉积单元。在区域上或全球范围内这些旋回基本上具可对比性。与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相比,其层序地层框架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缺失低水位早、中期的沉积体系,深切河谷不发育,代表最大海泛期的凝缩层不发育;Ⅱ型层序界面较普遍,海岸平原沉积体系发育,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常与陆架型扇三角洲体系共生,组成海陆交互的岩相框架。  相似文献   
943.
中扬子台地北缘灯影组白云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区白云岩成因类型可划分出准同生白云石化、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压溶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本文详细研了各成因类型的白云岩矿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重点探讨了埋藏白云石化Mg2+来源及其搬运机理。认为埋藏白云石化Mg2+来自粒间残留古海水,迁移机制与地下异常高压孔隙流体的驱动和襄樊-广济同沉积断裂的活动有关。五类白云岩中以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的岩石类型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44.
昆仑山口第四纪化石组合的生态环境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家润  崔之久 《地球科学》1996,21(3):243-248,T001
最近从昆仓山口地区的羌塘组,三岔河组及格尔木阶地采集了一些第四纪生物化石样品,这些生物化石包括一些哺乳类动物的牙齿,昆虫类,植物苇,藁类茎干化石以及大量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化石生态组合的比较研究和埋藏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沉积环境变迁和古气候的信息,据此推断昆仑山在上新世一早更新世的海拔高度估计在700~1500m早,中更新世之交昆仑山迅速地大幅度抬升至3000~3500m左右,此后昆仑山相对缓慢地  相似文献   
945.
贵州独山巴年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质和地球化学角度对巴年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春成在放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矿床的锑和硫主要来自矿源层;锑矿受层位、构造控制;成矿流体来自于大气降水,具低温和中低盐度性质;矿床属典型沉-强改造型层控矿。  相似文献   
946.
中扬子台地北缘灯影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序列及成岩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溶解、硅化、白云石化、压实-压溶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等,详细研究了每种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把研究区成岩环境划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和晚期表生成岩环境五大类,总结了每种成岩环境的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ε^18O和δ^13C及微量元素Na^2+、Sr^2+的分布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深水斜坡相粉-细晶白  相似文献   
947.
刘苏桥  崔天顺 《广西地质》2001,14(4):29-32,36
黄铁矿和石英是大庆岭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对黄铁矿和石英的微量元素及其变化,S/Fe值,晶形,热电导型和石英的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热发光,包体爆裂及红外光谱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成因具多元性,为浅成热液矿床;成矿的质来来源具多源性,即有岩浆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富金矿物形成于高硫逸度和较氧化的条件,矿体剥蚀深度不大,且具有东低西南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8.
对内蒙、河北等地新近发现的壶穴进行详细的计量及采样分析 ,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 ,认为本区壶穴是非冰成的风化风蚀穴。它的发育受到风、温度、降水、湿度、生物、地貌及岩体的结构构造等多种因子的控制。其中风化 ,尤其是盐风化等化学风化 ,是其主要控制因子 ,而风不仅加速风化 ,进行风蚀 ,并不断把风化物搬运走。作者综观国内外各类壶穴 ,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壶穴的成因进行了类型划分 ,这些成因皆反映了特定的环境背景。本区古人类文化相当发达 ,壶穴正是在夏家店文化年代跨度内达到了相对稳定 ,气候环境、地貌过程、文化类型三者存在很好的响应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49.
根据水系格局、河谷形态、河流纵剖面和沉积物的观察、分析,论述红河东源溪沟河对长江支流鱼泡江源头段的袭夺.依据绝对年代测定,袭夺发生于1250aBP以晚.这是两大水系间近代河流袭夺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950.
夷平面、古岩溶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100,自引:5,他引:100  
利用夷平面重建,查明了高原抬升前从南向北海拔约变化在500~1500m之间。用洞穴再结晶方解石测得的20个裂变径迹年代数据证明主夷平面形成时代是19~7MaBP,并得到相关沉积和热构造事件间歇时代等验证。同样,通过上述资料证明青藏高原经过3次隆起和两次夷平的论点是正确的。两次夷平后的高度均皆在500m以下,目前意义上的青藏高原起自5MaBP的最新一次抬升。在早更新世高原达到第一临界高度1500m。0.7MaBP又经过一次强烈的“昆黄运动”达到第二临界高度3000m。由此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皆可对高原隆升的幅度、速度、时代做出更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